H.264保真度扩展研究与无线视频监控系统的实现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xiulong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的内容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H.264/AVC高保真视频编码研究,即H.264保真度范围扩展(Fidelity Range Extension)研究;第二部分为H.264/AVC在甚低码率下的应用,即基于H.264的无线视频监控系统的实现。 第一部分。H.264/MPEG-4 AVC是最新的视频压缩标准,由ITU-T的VCEG组织和ISO/IEC的MPEG组织共同开发。H.264/AVC以其更出色的压缩性能、更鲁棒的抗误码性能成为众多应用的首选压缩标准。然而H.264/AVC并不能满足专业的视频应用的需要,因为专业的视频应用要求更高的比特深度、更高的色差分辨率、以及更好的无损压缩的性能。在2004年7月JVT完成对H.264/AVC的一系列扩展,该扩展称为保真度范围扩展(Fidelity Range Extensions),它针对专业视频应用特别地引入了一些新的编码工具,大大提高了H.264/AV对高清图像的编码效率和压缩后图像的主客观质量。本文通过对40多篇JVT的提案进行深入研究,详细的分析了保真度范围扩展提出的主要新编码工具,以及一些虽然未被采用但仍然很有参考价值的提案。通过对高保真视频编码这一特殊课题进行一个全面地梳理和分析,同时对一些问题给出了自己的研究结论,以期能给后续研究者提供一些帮助。 在保真度扩展提案中增加了新的编码工具来提高压缩后视频的主客观质量。引入了自适应的变换块大小来提高变换效率;引入了变换略过的无损编码提高无损压缩的性能;为了避免色彩空间变换过程中引入的失真,直接对RGB色彩空间直接进行编码,然而由于对RGB空间直接编码的效率太低,因此引入了分量间预测和残余色彩空间变化的方法来提高压缩效率;引入了复杂度更低而且压缩效率更高的色彩空间等。 第二部分。基于H.264的无线视频监控系统的实现,为H.264在甚低码率下应用。本系统的最大特点有两点,一是使用了H.264作为压缩标准;第二,使用了CDMA20001x作为传输通道。也正是因为采用了H.264作为压缩方法,才使得在带宽为10kbps~40kbps的通道中传输监控视频成为可能。 为了使读者对该系统能够有个整体上的观念,首先描述了整个系统的应用场景和硬件结构,该章着眼于讲清楚各个模块完成的功能,以及相互之间连接。嵌入式开发跟PC上的开发区别在于必须自己搭建整个嵌入式开发的平台,这主要包括交叉编译工具的建立、内核和根文件系统,最主要的工作在根文件系统的建立,必须注意的是要保证交叉编译环境中的库和根文件系统中的库的版本一致。我还设计并实现了终端的监控主程序,包括多线程的框架设计、缓冲区管理以及终端和服务器交互协议设计等。 为了使视频包的大小适合网络的MTU,以降低丢包概率并有利于接受端采取错误隐藏方法提高解码视频质量,我们考虑了采用两种方法对视频包进行分割。第一种是采用H.264提出的条块模式(Slice),通过在实际CDMA2000信道中的测试,我们分析了条块(Slice)个数的选择对丢包率和解码后图像质量的影响;第二种方法是在发送时对视频包进行分割,使用该方法一方面可以降低丢包概率,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得应用层能够选择如何处理没能完整接受的包;而且即使我们采用了条块模式,仍然可能出现单个NALu的大小大于网络MTU的情况,使用这种方法我们便可以对该NALu进行分割,降低其丢包的概率。 作为工作的另一个重点,我设计了系统中数据的封装格式,即规定了数据在编(解)码、加(解)密、传送(接收)各个模块中封装格式协议,该封装协议具有通用性,可以使用于类似的视频应用系统中。另外,由于系统使用了UDP作为传输协议,所以在接受端必须对接收到的包进行重排;同时,上面提到我们采用在发送时对包进行分割的方法使包的大小适应网络的MTU,因此在接受端必须对包进行聚合,使得属于同一个NALu的包重新组合起来,交给上层解密单元。我设计并实现了解码端的重排和聚合算法。在论文最后,给出了本系统的进一步改进建议。
其他文献
SDH设备时钟(SEC)是SDH传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SDH设备提供全网统一的定时信息,以便使得整个数字网络中各个节点的数据得以正确地传输和交换。SEC的核心是锁相环,它用来跟
随着采样技术的不断进步,超高速波形数字化系统的实时及等效采样速率有了极大提高,然而其频率特性的校准面临严峻的挑战。人们通常使用扫频法来计量宽带采样示波器的幅度响应特
近些年来,立体视频技术飞速发展并广泛应用于娱乐、医学和科学等领域。与平面视频相比,立体视频给观看者带来较强的临场感,但是也需要更多的存储空间和更大的传输带宽,如何利
当前,视频监控系统已逐步从模拟向数字网络方向发展。网络数字视频监控系统以其抗干扰性强、稳定性好、系统架设简单、扩展方便等诸多优势,代替传统的模拟监控系统已成为历史
350M集群通信系统因为其简单可靠,呼叫接续迅速,覆盖范围较大,通话效果良好,单呼、组呼、PABX呼叫、调度呼叫等业务功能全,在公安机关的日常指挥调度工作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低密度奇偶校验(Low-Density Parity-Check,LDPC)码具有逼近Shannon极限的性能且能够支持并行译码,在数字广播、深空通信以及磁存储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LDPC码译码器的
MIMO-OFDM技术将OFDM与空时编码技术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能够大幅度的提高无线通信系统的信道容量和传输速率,并能有效的抵抗多径衰落、抑制干扰和噪声,从而引起了通信界的广泛
超声无损检测以其独特的优点在各工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重点研究采用现代数字信号处理方法的超声信号降噪算法以及超声探伤缺陷的人工神经网络识别方法。 在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