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化钠对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应用于大鼠异位成骨协同作用的可行性研究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ngguo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口腔颌面外科中,先天性畸形、外伤、感染、肿瘤可以导致骨缺损,需要通过骨移植进行修复。尽管现在已经存在很多种的骨移植技术,但由于附加手术侵袭,自体骨源的限制,异体骨免疫排斥和感染等因素的影响,研发骨诱导材料代替骨移植显得越来越重要。在1965年Urist证明移植脱钙骨可以诱导骨骼肌形成软骨和骨。骨形成蛋白作为一种活性的骨诱导因子已经被证实存在于脱钙骨基质中,促进骨质形成。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现阶段已经研发出十余种重组人骨形成蛋白,其中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和重组人骨形成蛋白-7应用最为广泛,已经在部分骨移植、骨再生领域应用于临床。由于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半衰期较短,为使其能在作用部位长期维持有效浓度,需要将其整合到合适的载体上,减少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的剂量及副作用。天然高分子(胶原、壳聚糖等)、人工合成高分子聚合物(聚乳酸、聚乙烯二醇等)、无机材料(羟基磷灰石、钛合金等)均可作为重组人骨形成蛋白的载体。氟化物对骨质形成过程作用复杂,且存在剂量和时间依赖性。较低浓度的氟化物可以促进骨质形成、骨质矿化,高浓度的氟化物对成骨过程存在抑制作用。本文综述了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的研究概况和目前应用现状,以及氟化物对骨形成过程的作用。拟通过动物试验探究氟化物与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在异位成骨中是否存在协同作用,氟化物能否作为促进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成骨的促进物。实验目的:探讨氟素对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在肌肉中成骨的影响。方法:rhBMP-2与I-型胶原混合体植入8周大的大鼠腹直肌内,大鼠分三组,分别给予蒸馏水、含1mg/L氟化钠,100mg/L氟化钠喂养。形成的新骨摘除后行病理学检查,测定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及钙含量。结果:1.低浓度氟染组(1mg/L)和高浓度氟染组(100mg/L)碱性磷酸酶活性略高于对照组,但没有显著区别(P>0.05)。2.氟染3周后低浓度氟染组与高浓度氟染组碱性磷酸酶活性达同一水平。3.对照组与氟染组的钙含量随时间延长逐渐增加,第3周时低浓度氟染组与高浓度氟染组钙含量无明显差异,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氟化物不能改变rhBMP-2异位成骨机制。结论:通过实验我们发现氟作为参与骨质形成的重要元素,在rhBMP-2诱导的异位成骨过程中对于骨化没有明显的影响。虽然本实验在rhBMP-2植入3周后可以发现氟染组新生骨中钙含量存在增高的趋势,但氟能否作为合适的添加物促进rhBMP-2诱导成骨还需要长期观察。
其他文献
针对轮胎胎坯的物理特性,设计开发了一种新型的用来输送胎坯的V型辊道输送机,并对输送机的传动系统做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总结出了V型辊道输送机的优点。这种全新型的V型辊道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针刺法对老年痴呆模型SAMP8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和脑组织AChE活性的影响。方法选取8月龄SAMP8小鼠20只,随机分为针刺组10只,SAMP8空白对照组10只,另选取10只8
目的 :探讨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在无血清培养液中的生长特性。方法 :用倒置显微镜和MTT法观察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在无血清培养液中的生长和增殖变化。结果 :人牙周膜成纤维细
目的通过比较男性顽固性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患者血清25(OH)D_3水平与健康人群之间血清25(OH)D_3水平的差异,探讨补充维生素D辅助治疗顽固性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年龄1860岁男性顽固性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患者119名及对应年龄组的健康体检男性患者120名,将其按年龄分层(1844岁、4560岁)检测不同年龄层患者血清25(OH)D_3水平与正常健康人群否有差异。将1844岁青年组
“一押到底”、“超期羁押”等现象一直是我国刑事司法实践中难以解决的问题。2012年刑事诉讼法修改后,新增了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虽未将羁押设置成独立的强制措施,但在制度
液压技术在机械制造加工等许多领域应用十分广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推进着我国从制造大国向着制造强国迈进。而其中的液压泵作为液压系统的动力元件,是液压技术的核心,通过液压泵结构的优化设计可以大幅提高液压系统的工作性能。本课题主要研究的是高压叶片泵浮动配流副油膜温度的分布,由于配流盘与转子、定子形成的摩擦副一直以来作为叶片泵优化设计的难点,对叶片泵的性能有着很大的影响。所以本文选用了叶片泵浮动配流副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