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土地整理模式与运行机制研究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m8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意义上的土地整理最早起源于欧洲国家,如德国、法国和俄国等。我国土地整理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得到重视并迅速发展。经过十余年的实践探索和科学研究,我国土地整理事业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补充了大面积的耕地,减缓了耕地减少的势头。土地整理的重要性正在逐步被管理人员、科研学者及广大人民群众所认识,成为我国实现农村土地资源科学利用的主要手段。但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国情差别很大,无法照搬国外已经发展成熟的土地整理模式,只能在具体实践中,加强研究,不断改进。本文在分析我国近年来土地整理实践状况的摹础上,对我国土地整理模式进行了系统分类和论述,并对主要的模式类型做了重点分析和实证研究。得到如下结论:   (1)土地整理工程涉及到自然、社会、经济、工程等各个方面,横跨众多学科领域,是一项技术性和实践性极强的系统工程。土地整理是对土地利用的空间配置和土地利用内部要素的重新组合,协调自然过程、社会经济和文化过程,追求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我国土地整理起步晚,研究还不够深入,土地整理模式和发展机制的系统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特定时期我国土地整理具有动态性、技术性、系统性、综合性、探索性等特征,其意义与功能是与目标相一致的。土地整理目标的多样性决定了其功能的多样性。土地整理的发展,土地整理模式的实践应用和总结完善离不开基础理论的指导,其基础理论主要包括系统科学理论、土地利用规划理论、土地供给理论、成本-收益理论等。   (3)我国土地整理法律法规政策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已进行土地整理项目建设规模、投资额等各地差别很大。法律法规政策主要问题在于缺少系统的法律政策规定、缺乏统一的技术规范指导、宏观引导及调控法律不够完善等,应根据问题进行对策研究。我国土地整理项目在项目数量、建设规模、总投资、新增耕地率等方面,差别很大。这与我国各地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不同有关,各地应根据实际情况不同,发展和完善适合各自区域的土地整理模式。   (4)采用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方法,对土地整理一级分区进行研究,并以东部整理区为例进行二级分区研究。以此为基础,通过对土地整理模式内涵和特征分析,采用层次指标分类法,提出包含4级指标的土地整理模式分类方案,并据此对土地整理模式进行了分类。   (5)通过构建科学的土地整理管理模式,不断减弱或消除相应制约因素,可以使土地整理管理的功效最大化。明确土地产权,完善农地产权流转的市场、建立完善的收益分配机制是土地整理制度建设的主要切入点;政府设立土地整理专项基金、多途径筹集土地整理资金并优化农地整理资金运作机制是保障土地整理资金来源稳定的措施;对土地规划、运作程序等进行科学管理,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以及进行深入的科学研究,是土地整理管理可持续发展的关键。(6)基于整理对象,退宅还耕型新村建设模式对目前我国农村居民点整理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基于整理目标,景观生态型土地整理模式以改善生态环境为主要整理方向,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和景观设计相结合,既提高粮食自给能力,又为农业生产提供稳定的保障,是我国土地整理需要重点发展的整理模式;基于项目流程,对整理项目进行立项决策评估,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特尔菲法确定指标权重,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进行比较,可以对项目的立项决策提供指导;GIS技术在空间数据分析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可以模拟区域复杂地形,对项目规划设计等提供重要参考,为进行土地整理适宜性评价、规划方案择优、工程设计等提供客观依据。  
其他文献
《申报·自由谈》曾是当时国内影响最大、最受读者欢迎的文艺副刊,在中国新文学史和新闻史上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自由谈》于1911年8月24日创办至1949年5月终刊,38年间
课程改革,引领传统应用题教学思想和方式的创新发展,提出了新的理念和行为方式。但课程标准倡导的创新方式,并不是摒弃传统应用题教学的成功经验,而是在传统经验的基础上,更科学地赋予应用题教学新的生命力,使数学思想在教材中体现得更加丰富和健全,更加符合学生认知的发展规律。我们的教学现实是:把关注的重心过多地放在对信息的收集、整理上,对数量关系的形成与分析显得比较单薄,导致教学从“生活情境”直接走向“应用”
旅游客源市场空间结构、客源市场细分是旅游地理学、市场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属于客源市场分支研究,而旅游客源市场是旅游地发展的推动力,客源市场分析对于旅游地的发展具有重要的
地理信息系统因其强大的分析功能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各行各业,洪水淹没模拟系统就是基于GIS的应用系统,利用它可以计算洪水淹没范围和淹没水深,从而为水利部门与各级政府部门提
港航服务业的兴起与发展同港口功能转型密切相关,深刻影响着港口城市综合物流服务水平和通过服务手段在全球层面配置航运资源的能力,成为港口城市参与全球竞争的关键要素。由此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全球化进程中,信息技术以及互联网的发展对空间产生显著的变化。全球化实现物质的全球流动,信息技术以及互联网为空间的流动提供技术支持,一种以流动为主要
我国是一个受干旱灾害影响很大的国家,每年全国各地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旱情,造成农业减产甚至绝收的情况时有发生。在遥感技术应用在干旱监测之前,常采取布点测量土壤水分含量或
青藏高原以其特殊的地形和气候条件,广泛发育的多年冻土,其面积约占青藏高原总面积的2/3。作为冰冻圈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多年冻土,其存在和变化等对寒区水文、生态环境以及气候系
土壤湿度作为陆面水资源形成、转化和消耗过程研究中的基本特征参数,是联系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纽带,也是研究地表能量交换的基本要素,直接控制着地表与大气间的水热输送和平衡,对全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不仅能够为用户提供精确的导航、定位、授时等服务,同时源源不断向地球表面发射L波段微波信号,通过在航空或卫星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