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模式识别受体(PPRs)起始的天然免疫应答是机体宿主防御的重要组成部分。病毒入侵细胞后,视黄酸诱导蛋白样受体(RLR)激活的抗病毒免疫应答负责防御RNA病毒及部分DNA病毒,而cGAS等DNA感知蛋白激活的STING信号通路则是细胞识别和抵御DNA病毒的主要机制。宿主细胞通过这些核酸识别受体,激活关键蛋白激酶TBK1/IKKε和转录因子IRF3,以及NF-κB通路,诱导生成Ⅰ型和Ⅲ型干扰素,以及数以百计的细胞因子、促炎因子和抗病毒产物。这些基因产物通过干预病毒防御、改变细胞代谢、促进组织修复、调控抗病毒通路、以及降解病毒RNA等方式直接清除和控制入侵的病毒病原体。干扰素调节因子3(IRF3)是抗病毒天然免疫应答中关键的信号中介蛋白和转录因子,但之前对于IRF3激活状态的调控还知之甚少。我们通过蛋白功能组学分析,发现蛋白激酶Mst1,而非其同源的Mst2,强烈抑制细胞质核酸检识别通路。分子机制研究表明,Mst1直接结合并磷酸化IRF3,主要修饰位点在第75位和253位苏氨酸,致使IRF3分别丧失转录因子的DNA结合能力和形成同源二聚体的能力。此外我们也发现,Mst1能减弱病毒诱导的TBK1激酶的活化,从而进一步抑制IRF3的功能。因此,同源重组或CRISPR介导的Mst1基因敲除能显著增强细胞与小鼠的抗病毒应答和防御。相反,Mst1的异源表达则强烈抑制细胞和斑马鱼模型动物的抗病毒防御。综上所述,我们鉴定发现Mst1是天然抗病毒免疫的负调控因子,阐明了其作用的分子机制,并在细胞、小鼠和斑马鱼不同模型上验证了其功能。此项研究为理解宿主抗病毒天然防御的机制,以及发展潜在的抗病毒防治手段,提供了新的理论与实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