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探讨“益气散结方”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气阴两虚型NSCLC与单纯化疗相比是否具有降低患者中医临床症候积分及血清CEA值、缓解稳定患者病灶及体重、改善生活质量及减低化疗带来的不良反应等的作用,为中药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NSCLC的减毒增效作用提供一定的临床研究证据。研究方法:60例入组病例随机分入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化疗方案:GP、TP或NP方案,21天后重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益气散结方自化疗开始至化疗结束后一周,第二周期化疗结束2周后评价疗效。观察记录主要症候改善情况、瘤体变化情况、KPS评分、体重变化情况、化疗期间毒副反应情况及治疗前后肿瘤标记物CEA值。研究结果:1.中医临床症候积分:治疗组总有效率77.7%,对照组43.3%,经卡方检验P<0.01;积分情况以±s表示,治疗后经t检验P <0.01,有显著差异性。2.目标病灶的评价(采用RECIST疗效评价标准):对照组与治疗组缓解率分别为40.0%及43.3%;经卡方检验P>0.05,无差异。3. KPS评分情况:治疗组显效20(66.7%)、稳定6(20.0%)、无效4(13.3%);对照组分别为11(36.7%)、7(23.3%)、12(40.0%),经卡方检验P <0.05。评分结果以±s表示,经t检验,与对照组比较P <0.05,有统计学差异。4.体重控制情况:治疗组提高加稳定26例、下降4例;对照组分别为14和16,经统计学分析P <0.05。评分结果以±s表示经t检验,与对照组比较P <0.05,有统计学意义。5.CINV反应情况:两组病例化疗期间恶心呕吐情况,采用Ridit分析,与对照组比较,第一周期P=0.038<0.05,第二周期P=0.045<0.05,有统计学意义。6.血清CEA:结果以±s表示,两组病例治疗后P>0.05,未见统计学差异。研究结论:益气散结方联合化疗治疗气阴两虚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与单纯化疗比较,可以更好的改善患者与肺癌相关主要临床症候、体重、改善生活质量及降低化疗毒副反应,但在缓解稳定瘤灶和控制降低血清CEA方面与单纯化疗相比未见明显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