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理能力是个体在日常生活中自己处理个人事务的各项能力。研究表明,自理能力对幼儿一生的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影响着幼儿的自信心、独立性、适应能力等各方面的发展。自上世纪自理能力的研究以来,关于该问题的研究在医学界针对病患和老年人有不同程度的体现,而在教育界的研究则非常有限,主要针对小学生和幼儿自理能力研究,尤其是幼儿自理能力更是缺乏专门系统的研究。幼儿期是各项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对这一阶段幼儿自理能力的研究不仅能够发现幼儿自理能力的性质和特点,而且为以后幼儿自理能力合理有效培养提供理论依据。影响幼儿自理能力的外因有很多,而父母教养方式是影响最为深刻,持续时间最长的。因此研究幼儿自理能力与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不仅能为以后的研究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撑,而且可以帮助家长在实践中正确的引导幼儿活动,促进能力提升,最终达到幼儿正常发展和健康发育的目的。而以往的研究大都考虑父亲或母亲一方的教养方式,缺乏全面的了解,很少从父亲和母亲两方面教养方式的角度来考虑,同时自理能力问卷的编制也简单粗糙,没有严谨的数据支撑和验证。基于此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1)开发幼儿自理能力的测查工具,并揭示我国幼儿自理能力的一般特征,包括性别、是否独生和家庭经济收入等;(2)考察幼儿父亲和母亲教养方式的一般特征;(3)探讨研究幼儿自理能力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因此,研究中通过三项研究对上述问题进行分别探讨。研究的被试来自潍坊市两所公立幼儿园的589名幼儿。研究获得以下结论:(1)自编的《幼儿自理能力调查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能作为测量工具进行研究。幼儿自理能力包含了四个维度:生活自理能力、学习自理能力、人际关系自理能力、心态自理能力。(2)从幼儿自理能力各维度的均值上看由高到低依次是:人际关系自理能力、学习自理能力、心态自理能力、生活自理能力。而从人口学变量上看,幼儿自理能力在性别、是否独生、家庭经济收入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在年龄方面人际关系自理能力存在显著差异,3岁组的显著低于5岁组,其他各维度均不存在显著差异。(3)父母教养方式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差异,而父亲教养方式中的惩罚严厉与年龄存在显著差异,4岁组的得分显著高于5岁组;拒绝否认与是否独生、家庭经济收入存在显著差异,具体上非独生子女得分要高于独生子女、家庭经济收入高的低于经济收入低的。母亲教养方式与年龄、是否独生不存在显著差异,而其中的拒绝否认与家庭经济收入存在显著差异,且家庭经济收入高的低于经济收入低的;(4)幼儿生活自理能力与父亲教养方式中的父亲情感温暖理解、父亲量表总分为显著的负相关;人际关系自理能力、心态自理能力、学习自理能力与父亲教养方式中的父亲情感温暖理解、父亲量表总分为显著的正相关。(5)幼儿生活自理能力与母亲教养方式中的母亲情感温暖理解、母亲过干涉过保护、母亲量表总分为显著的负相关;人际关系自理能力和心态自理能力与母亲教养方式中的母亲情感温暖理解、母亲过干涉过保护、母亲偏爱被试、母亲量表总分为显著的正相关;幼儿学习自理能力与母亲教养方式中的母亲情感温暖理解、母亲过干涉过保护为显著的正相关。(6)父亲情感温暖理解可以显著的负向预测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正向预测幼儿人际、心态、学习自理能力。同时父亲偏爱被试也能正向预测幼儿的人际自理能力,过度保护正向预测幼儿学习自理能力;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过干涉过保护可以显著的负向预测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正向预测人际关系自理能力。母亲过干涉过保护还能正向预测幼儿的心态和学习自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