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细胞同种异体神经移植物桥接大鼠坐骨神经缺损重建运动功能的实验研究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ghuap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周围神经长距离缺损的修复需要桥接物连接神经两断端以恢复神经的连续性。长期以来,临床上一直采用自体神经游离移植的方法修复周围神经缺损,但由于其来源有限并能造成供区功能受损、修复效果不十分理想等缺点而限制了广泛应用。因此,开发理想的神经桥接材料仍是临床外科的重要课题之一。本论文用我们自己制备的天然的可生物降解的神经移植物桥接大鼠坐骨神经缺损,通过形态观察和生理功能测试,检测该移植物促进神经再生后运动功能的恢复,为临床修复周围神经缺损提供实验基础和理论依据。 材料与方法 取Wistar大鼠15只,用于制备脱细胞神经移植物(Acellular rat sciatic nerve ARSN)。SD大鼠用于坐骨神经缺损的手术。将60只大鼠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30只大鼠用上述制备的ARSN桥接坐骨神经10mm缺损;对照组30只大鼠用自体神经进行桥接。术后饲养4~6个月,在不同时间段进行再生神经动作电位、腓肠肌复合动作电位的电生理检测及再生神经干、运动终板、肌肉的组织学检测。 结果 术后大鼠手术侧后肢运动障碍,并且出现足部皮肤红肿或不同程度溃疡。术后12周各组大鼠手术侧足部皮肤红肿及溃疡基本消退,后肢可支撑着地,足趾可以分开;术后24周后肢可站立行走,步态趋于正常;术后12周、24周实验侧胚骨前肌湿重比与自体神经移植组无显著性差异;电生理测试结果表明术后12、24周实验组再生神经传导速度与对照组相似,无显著差异;做脓肠肌运动终板AChE结合镀银染色可见,术后12周脓肠肌AChE阳性反应呈棕褐色,并有再生的神经纤维与其相连;24周AchE阳性反应加深,运动终板整齐地排列于胖肠肌的中部,并可见再生的神经束及其发出的分支与运动终板相连。 结 论 1脱细胞同种异体神经移植物是修复缺损神经再生的理想移植物。 2脱细胞同种异体神经移植物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可重新恢复失神经支配后萎缩的肌组织。 3脱细胞同种异体神经移植物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可促进受损伤神经再生,恢复神经的传导功能和对肌活动的支配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严重烧伤大鼠肝脏葡萄糖转运体Glut-1蛋白的表达及其变化,探讨HIF-1在Glut-1mRNA转录变化中的作用。材料与方法:采用30%体表面积烧伤Wistar大鼠模型,Western Blotting
目的 观测浅低温体外循环(CPB)心脏不停跳与中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停跳下心内直视手术患者围手术期血浆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与S-100b蛋白的含量和手术前后脑电图(EEG
为加强察尔森水库防汛工作的现代化水平,采用国内先进的数字视频监控技术,在察尔森水库防汛重要场所建设视频图像远程监视系统,在松辽委、察尔森水库管理局、库区办公楼对监
目的探讨踝管综合征的诊断及显微手术治疗。方法2003年3月-2010年6月,采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踝管综合征21例。男性15例,女性6例。患者年龄20~56岁,平均年龄35岁。病程最长2年,最短1
目的:通过观察大鼠重度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 TBI)后脑组织和血液中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6、IL-8和IL-10)的动态变化,探讨其在TBI后继发性损伤中的作用;观察高
目的 建立聚乳酸/神经生长因子(PDLLA/NGF)可吸收性复合导管桥接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动物模型,观察该复合导管对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再生的促进作用。 方法 SD大鼠60只,随
目的:瞬时旋转中心(ICR)可精确地反映腰椎的运动形式,可将腰椎运动的线位移和角位移统一起来。使用计算机技术测定腰椎瞬时旋转中心可使复杂的计算变得准确、快捷、方便。本研
目的:研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外周血中Keap1-Nrf2/ARE通路功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在本院诊断为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作为研究的卒中组,同期在体检的健康志愿者作为研究
<正>15年前,他创办中国网库,如今它已成为国内第三大B2B电子商务平台;在B2C凶猛的浪潮中,他不忘初心,坚持为实体企业提供更加优质的B2B电子商务服务;依托"腾计划",他帮助更多
宋代的思想统治较为宽松,当时士人思想较为活跃,呈现争鸣之势.在三苏蜀学影响下,秦观信奉汉初的黄老思想,并构筑了具有很高思辩性的思想体系.他的理想就是作一个有道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