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思想理论体系命名的马克思主义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阐明了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固有矛盾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殊运动规律,是工人阶级认识和改造世界、争取人类解放的理论武器。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著涵盖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大主要方面,关于妇女问题的研究散见其著述中。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作者用了较为详尽的笔触书写并记录了有关于妇女的地位演变、妇女问题的产生过程、基本规律及其妇女解放的基本道路,被公认为是关于妇女研究方面的经典之作。此外,马克思、恩格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方法论述关于妇女方面的思想在他们的专著《共产党宣言》、《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反杜林论》等中都有直接或间接地体现。马克思、恩格斯在对妇女问题的探讨过程中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妇女观,肯定妇女在推动历史发展和创造人类文明过程中的重要贡献,鼓励女性重新回到公共的劳动中去。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妇女的解放做出了重要贡献,对我们分析研究今天的妇女地位、追求两性平等的社会尤为重要,是研究女性问题的理论支撑。郭沫若是我国著名的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新诗奠基人。“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经历了新文化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到新中国的成立,郭沫若的个人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他在研读马克思主义学说的过程中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妇女观,认识到妇女作为社会生产、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生活在社会的底层,是男权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一直遭受着社会压力与封建思想的双重压迫,这与马克思、恩格斯追求的全体社会成员公正与平等的理念是相悖的,这也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基本要求。深受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启发,郭沫若在史学研究与文学创作中通过对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前后女性所处的时代背景、文化基础的考察,选取东汉以才女蔡琰为代表的女性历史人物为研究基点,通过五幕历史剧《蔡文姬》,在秉承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思想精髓的基础上,让蔡琰这一历史人物紧跟时代,成就她深明大义、识大体、顾大局、爱国的新时代“五四”女性形象,呼唤女性思想意识从封建的牢笼中解脱出来,主动追求解放、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郭沫若对蔡琰的研究,在遵循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指导下,通过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在搜集史料的可靠性与考证的严谨性、秉承人民本位与时代发展立场的基础上重塑蔡琰这一人物形象。该形象实现了人物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之间的和谐统一,体现出理论性与科学性相结合、大众性与独特性相联系,文学性与现实性相接轨的史学特征。郭沫若的历史剧《蔡文姬》,编著的不仅仅是一个女人的故事,更是女性大众历史的述说。本论文以女性历史人物蔡琰研究为切入点,从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视角,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辩证方法对女性历史人物的故事进行思考、研究,呼吁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同时,通过对蔡琰研究的史学内容、史学方法、史学特征的探讨理出郭沫若女性历史人物研究的思想启示与当代价值,关注女性群体、重视女性教育、消除性别歧视,将女性从生产劳动中解放出来,不仅有助于改善妇女的社会地位,维护妇女的权益,同时有助于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在中国社会与文学领域的传播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