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芽胞杆菌及两种环二肽的促生防病虫害研究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ermeis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茅胞杆菌(Bacillus)是一种常见的根围促生细菌(plant growtll-promotingrhizobaCteria,简称PGPR),是一类好氧和兼性厌氧的革兰氏阳性细菌。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属于芽胞杆菌属的代表种,具有典型的茅胞杆菌特征,并具有抗逆性强、生长快、适应范围广等优点。为了开发出效果更好的芽胞杆菌生物肥料。本试验利用枯草芽胞杆菌菌株B.subtilis SYST2的发酵液制成微生物制剂,在江苏省连云港市的小麦田和安徽省芜湖市的西瓜栽培区进行枯草芽胞杆菌的田间促生防病试验,并在小麦和西瓜的各个生长时期对其各项生理指标进行调查和统计。在江苏省连云港市进行的小麦田间试验中,用芽胞杆菌SYST2微生物制剂拌种,在小麦抽穗期的调查结果表明,株高、根长、整株鲜重和根鲜重分别为56.95cm、12.45cm、5.129和0.659,相比于对照,分别提高了9.46%、36.51%、21.29%和41.3%,增长明显,并使小麦叶锈病的发病率降低了22.01%:在小麦成熟期的调查结果表明,株高、根长、整株干重、根干重、千粒重和亩产量分别为69.46cm、12.93cm、5.349、0.7l g、47.359和463.8kg,相比于对照,分别提高了14.9%、34.27%、29.3%、36.54%、6.4%和7.6%,增长明显。在安徽省芜湖市鸠江区白茆镇进行西瓜田间试验,用芽胞杆菌SYST2制剂灌根,在西瓜伸藤期的调查结果表明,藤长、根长、整株鲜重和根鲜重分别为1.63m、18.65cm、98.569和1.689,相比于对照,分别提高了39.32%、57.12%、30.98%和33.33%,增长明显,并使西瓜枯萎病的发病率降低了18.41%;在西瓜坐瓜期的调查结果表明,藤长、主茎数、结瓜数、单瓜重分别为1.68m、3.67条、5.23个和2.35kg,相比于对照,分别提高了33.33%、42.25%、12.23%和39.05%,增长明显;在西瓜成熟期的调查结果表明,单瓜重和亩产量分别为10.21kg和5214.67kg,相比于对照,分别提高了22.42%和16.44%。增长明显。
  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是芽胞杆菌属中有重要应用价值的种。该菌可生成伴胞晶体蛋白和芽孢,进入害虫体内后抑制害虫取食,使害虫因饥饿而死。苏云金芽胞杆菌是细菌类生物农药中极负盛名的品种,是目前效果较好、产量较大的微生物杀虫制剂。进行了室内防治美国白蛾试验,使用苏云金茅胞杆菌制剂对美国白蛾虫体进行喷施,处理8天后防治效果为85%;使用苏云金茅胞杆菌制剂浸泡过的桑叶喂饲美国白蛾,处理8天后防治效果为95%。还开展了使用苏云金茅胞杆菌制剂喷施紫叶李和樱花树来防治美国白蛾的田间试验,处理一周后调查结果表明,苏云金茅胞杆菌制剂对樱花树上的美国白蛾防治效果为35.6%,对紫叶李上的美国白蛾防治效果为36.3%。
  环二肽(cyclic dipeptides)又叫2,5-二酮哌嗪,是结构简单且稳定的肽类化合物。这类化合物在人、脊椎和无脊椎动物、植物、真菌以及细菌中都有发现。如今,人们发现很多环二肽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如生长调节作用、提升免疫功能和抗艾氏腹水癌活性等。使得生物学家和药物学家对其抱有极大兴趣。本实验室从假单胞菌Pf5发酵液中分离纯化出两种环二肽化合物cEL和cPV,将这两种环二肽化合物分别施用在木耳菜、空心菜和水稻上,调查其促生效果。结果表明,对于木耳菜,100mg/L的cPV的促生效果最好,株高、根长、整株鲜重和根鲜重的促生率分别为12.72%、19.16%、59.23%和70.59%;对于空心菜,1mg/L的cPV的促生效果最好,株高、根长、整株鲜重和根鲜重的促生率分别为52.97%、41.74%、95.19%和57.14%;对于水稻,0.5mg/L的cEL促生效果最好,发芽数、株高、整株鲜重和根鲜重的促生率分别为16.67%、30.66%、44.44%和25%。
其他文献
斑马纹病是剑麻生产上的毁灭性病害,其致病菌为烟草疫霉(Phytophthora nicotianae)。烟草疫霉通过气孔或外界因素造成的伤口侵染剑麻叶片,在叶片上形成叶斑、茎腐和轴腐三种病状,因其病斑似斑马纹状故称其为斑马纹病。斑马纹病会造成麻田大量缺株、减产甚至绝收,严重影响着剑麻产业的健康发展。
  作者对中国广东、广西、云南和海南等四个剑麻主栽区进行了斑马纹病病害调查,广泛采集病样分离病原菌,从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化学防治两个方面展开研究,以期为剑麻斑马纹病的综合防控及抗病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引起的稻瘟病是全球稻区广泛发生的毁灭性水稻真菌性病害,每年都给水稻生产造成重大损失。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耕地面积的不断减少,粮食需求量激增。由于稻瘟病菌小种易变异,选育高产抗病的水稻品种或药剂防治都无法实现稻瘟病菌的高效防控。近年来,随着稻瘟病菌全基因组测序完成,关于稻瘟病菌致病分子机理的研究和遗传转化体系日益成熟,这让全面了解稻瘟病菌的生长及致病机制,开发新的杀菌剂靶标成为可能。
  稻瘟病菌侵染水稻需要其体内新陈代谢的正常运转。新合成的蛋白分子
柱花草(Stylosanthes spp.)是热带地区种植面积最大、应用最广泛的豆科牧草。柱花草炭疽病(Stylo anthracnose)是影响柱花草生产的主要病害,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是引起该病的主要病原菌。本研究旨在筛选出对柱花草炭疽病具明显拮抗作用的生防菌株,并评价其生防效果。以现推广种植的抗病品种“热研2号柱花草”为研究对象,结合从柱花草上分离到的强致病力柱花草炭疽病菌菌株CH008为靶标菌,筛选出对其抑制作用较强的拮抗菌株并鉴定菌株种类,分
植物内生菌能产生十分丰富且活性多样的次生代谢产物,包括抗菌活性、杀虫活性、细胞毒活性等,可以作为生物防治的资源以及新药开发的来源。药用植物云实(Caesalpinia decapetala)是一种值得开发与利用的药用资源,因此对其内生真菌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具有理论及应用研究意义。
  本文从云实叶片中分离获得一株具有抗植物病原真菌活性的内生真菌YSC5菌株,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其为球毛壳菌(Chaetomium globosum),以10种植物病原真菌作为测试菌株,平板对峙试验显示YSC5菌
叶菜类蔬菜生长周期较短,病虫害发生较普遍,对于其出现的病虫害问题通常都采用化学防治方法进行处理。如果只追求高效高产而不严格按照安全间隔期施药,很容易造成残留超标,危害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也与当前农药使用的减量增效和食品安全的要求不相符合,因此叶菜类蔬菜上农药科学合理的选择和使用一直是重要的研究课题。
  吡虫啉、苯醚甲环唑、百菌清和丙森锌是叶菜类蔬菜中常用的农药,选择沉积效果更好的剂型或生产厂家对农药残留减量有着积极的意义;丙森锌是一种保护性杀菌剂,研究其在叶菜类蔬菜上的消解与残留规律,可以为最大残
为了解决乙草胺对油菜药害的问题,分别用培养皿法、盆栽法、田间小区试验除草剂安全剂、微生物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来缓解乙草胺对油菜的药害。培养皿法测定了在10-3200mg/L的乙草胺对油菜的影响。结果发现:乙草胺对油菜根芽的抑制作用随着乙草胺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而且乙草胺对油菜根的抑制作用明显高于其对油菜芽的抑制作用。在此基础上,测定了8种安全剂分别与乙草胺混用和8种安全剂分别浸种处理对乙草胺药害的解
胡萝卜软腐果胶杆菌胡萝卜亚种(Pectobacterium carotovorum subsp.carotovorum,简称Pcc)在中国具有广泛的寄主范围和地理分布,是引起各地区多种蔬菜和观赏花卉发生软腐病的重要病原细菌。
  本研究自江苏、云南等地采集了4种作物6个品种的软腐病样本,通过室内分离培养,并利用Biolog技术和16S rRNA及四个看家基因recA、mdh、rpoH、fliA序列比对进行鉴定,确定分离自黄花马蹄莲、白菜、杂交白菜矮脚黄、红萝卜的6个菌株均为胡萝卜软腐果胶杆菌胡萝卜亚
害虫种群对高低温环境和杀虫微生物抵抗力的多样性有利于提升害虫抗逆性,然而这方面的研究报道较少。斜纹夜蛾Spodoptera(Fabricius)又称莲纹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是世界性分布的多食性、暴食性害虫,常给农业生产带来惨重损失。粘质沙雷氏菌、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等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是斜纹夜蛾重要的致病微生物。前期已发现斜纹夜蛾安徽和县种群内不同家系对杀虫微生物的敏感性存在差异,且这种差异因微生物种类的不同而异。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研究更多斜纹夜蛾种群内不同家系对杀虫微生物敏感性的差异,同时研究各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中国人口的剧烈增长和巨大的粮食需求给中国的土地等资源带来严重压力,出现了一系列严重问题,如不可再生资源消耗、生态环境质量恶化等。在此背景下,可减缓常规农业对资源环境的压力的替代农业之一——有机农业应运而生。但中国目前的有机种植农业中所应用的生物防治产品种类少,有机种植体系中对病虫草害的防控缺乏安全、有效性。微生物菌制剂因其具有环境友好、防病增产等特点在有机农业中被田间应用,它对土壤改良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更多新型安全有效的生物防治产品待研究开发。在微生物农药的基础上建立一套完整的有益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