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开始了金融自由化的过程,减少了对金融业的管制,促进了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带动了金融业的繁荣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此后部分发展中国家也开始自由化方向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本国经济的发展,但是从80年代以后这些实行金融自由化改革的国家,都不同程度上出现了包括房地产价格暴涨暴跌在内的资产价格波动,对国民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国内外许多经济学家分别从金融脆弱性、信息不对称、金融加速器、灾难短视症及羊群效应等方面进行论证分析金融自由化与房地产价格波动是否具有内在联系。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跨期均衡的方法和货币内生理论分析各种资金进入在房地产价格波动中的作用,并分析了由此而造成的金融风险问题和国民经济的结构性问题。并用面板方法对我国各省的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分析了我国金融自由化改革中银行部门与房地产业的关系,我国目前银行部门是房地产业资金来源的主要渠道,随着金融领域的改革不断推进,银行部门之间竞争更加激烈,外部资金也更加容易进入国内,金融部门中大量资金投入能够获得高利润,并能保值的房地产部门,使房地产价格波动与银行资金和外部资金的进入联系更加紧密,这些资金的大量进入容易导致房地产价格的暴涨暴跌,使银行风险加大,并造成国民经济发展失衡。我国房地产价格经历了90年代初期的上涨和之后的下跌过程,现在又进入一个新的上涨阶段,目前我国各地房地产价格都有明显的上涨,大量银行资金和外部投机资金进入房地产业,使房价收入比不断上升,居民买房出现困难,因此论证金融改革中资金支持与房地产价格之间的内在联系,对于规避房地产市场的风险,改变国民经济的结构性问题,保证金融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