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博弈的经济公平性分析——带有价值判断的分析框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jzm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经济学对博弈论中的倒推法和实验经济学的矛盾的解释千差万别,但是大都集中在博弈的公平性这个层面上,所以本文就试图找到一种研究动态博弈公平性的普适性研究方法。 本文首先简要概述了博弈论的简单历史,针对博弈论中的倒推法和实验经济学的矛盾提出了问题:如何普适性地把以公平性为代表的规范分析引入博弈论之中,以及如何判定动态博弈中的公平性并且定量的计算它的动态优势,然后对此领域的理论的发展情况作以综述。 其次,本文结合动态博弈的动态优势的概念和经济意义上的公平性,追溯到罗尔斯主义的思想基础,提出了两个判定动态博弈公平性的两个判定准则,命题1证明了这两个判定准则等价的等价性定理,命题2公理化的证明了这两个判定准则的存在唯一性,命题3说明了这两个判定准则只适用于有限步骤的动态博弈,即优势消失性定理,随后引入“均值——方差”分析作为甄别多重纳什均衡的特征,这就构成了本文的主体部分。这个部分说明经济学上的公平性是可以被纳入模型作为内生变量来定义,分析的,这也说明这种公平性是可以判定和建模研究的,并且人类选择具有公平性的纳什均衡不是简单的为了公平而公平,而是同样受到了利益驱动的。 最后分别以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中的具体问题为例来检验这个分析框架的实用价值。在微观经济学中的应用是一个关于机制设计的例子,它说明了一个具有公平性的动态博弈在机制设计上必须是有限步的,在宏观经济学中的应用是一个解释通货膨胀的动态不一致理论的例子,通过时间序列分析可知这个分析框架对美国通货膨胀的预言大概可以得到证实,并且还能够设计出一套计算动态优势具体数值的算法。 本文的原创性在于把规范分析框架引入了以实证分析为主的博弈论之中,而且提出了一套判定公平的判定规则,并且证明这个判定准则在逻辑上是成立的,形式上是简单的,具体问题上是实用的。
其他文献
单从工业革命这个称呼上面我们就可以看出它关注的是一场技术变革以及由此带来的人类社会的巨大发展。而本文更关心一个社会微观个体到底是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状况下,工业革命
经济中各个产业和部门通过投入和产出形成相互关联的经济系统,外商直接投资(FDI)对东道国所产生的影响也将通过关联效应扩散到其他行业和部门,特别是通过后向关联。在研究中,后
有效竞争是规模经济与竞争活力相兼容的一种竞争状态。轿车工业是一个规模经济显著的行业,如何使我国轿车工业在提高规模经济的同时保持充分的竞争活力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