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度学习的铸造零部件DR图像缺陷检测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ile10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机械零部件制造加工行业中,铸造件内部缺陷检测是生产质量检查的关键一环,而目前,多数铸造加工厂仍然存在使用人工观察DR(digital radiography)图像来检查缺陷的方式。这种方法效率低下,且经常因人为原因造成漏判,效果不佳;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使用计算机算法代替人工检测。然而,传统的计算机视觉方法普遍缺乏准确性和鲁棒性。为了解决如上问题,提高铸造件DR图像缺陷检测的效率,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DR图像缺陷检测方法。本文首先分析介绍了深度学习DR图像缺陷检测算法中所涉及的理论,包括卷积神经网络相关概念、目标检测相关算法等。本文结合实际工业应用中的特点,最终选用了单阶段目标检测网络作为算法模型的基本框架。通过大量主干网络与目标检测算法的结合对比实验,最终确定了一种目标检测算法基本网络,命名为YOLOv3_Efficient Net,该改进操作显著提高了YOLOv3上的平均精度平均值(m AP)值,并减少了推理时间和存储空间。在深度学习算法训练的过程中,针对缺陷数据量较少的问题,分析DR图像数据特点,运用形位变换和尺度缩放作为算法基础的在线数据增强方法,并结合图像缺陷特点,从增强图像缺陷的深浅和形态两个角度入手,引入传统图像处理方法如图像滤波、形态学变换等,实现了铸造件DR图像数据集专用的数据增强方法,进一步提升了模型的鲁棒性和检测效果。在此前工作的基础上,为了增强算法模型在移动嵌入式设备上部署的便利性,本文对模型预测阶段网络的卷积操作方式进行了改进,减少了模型参数和内存占用。为了使模型的检测准确度进一步提高,从候选框回归的角度入手,本文分别在模型的训练和推理阶段进行了相关的研究,设计了对深度学习模型提升更高的定位损失函数和非极大值抑制方式。
其他文献
工业4.0时代到来,促使工业互联网领域取得重大发展,工业现场设备到云服务器之间数据传输量急剧增加。将全部数据统一放置在云中心进行处理的模式无法满足实时性的要求。为解决上述问题,边缘计算模式被应用到工业互联网领域,将数据处理中心从云端下放到工业互联网的边缘。本文提出基于边缘计算的电锅炉控制系统,将边缘控制器作为工业互联网体系中的边缘计算节点,更好的提供实时数据服务。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论述了课
近几十年来,切换系统成为控制领域的热点研究课题,吸引着许多学者的注意。当讨论系统各类性质时,稳定性的分析无疑是基础,切换系统的稳定性并不完全由子系统性质决定,还受切换信号的影响,需要更深层次的分析和讨论。而当前的结果多针对任意子系统间均可切换的非受限切换进行研究,对子系统之间切换受限的情况研究较少。所以,本文将利用图理论,考虑受限切换信号下连续切换线性系统和离散切换线性系统的稳定问题。本文主要内容
在未知环境下,多机器人协作构建地图可为机器人巡检、救援等任务构建供移动机器人导航使用的地图,是机器人完成任务的基础。面对复杂未知的大场景,单机器人建图效率低,甚至出现无法完成任务的情况。相较于单机器人系统,多机器人系统在感知、决策和执行等方面更有优势,完成任务的效率更高,可以完成单机器人系统无法完成的任务,因此多机器人协作建图系统适用于更多样的场合,值得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本文基于多个移动机器人获得
在工业生产中,机械臂因其灵活、高效、可替代人类重复劳动的特点而得到广泛的应用。随着工业生产过程的日趋复杂化,其对机械臂的工作效率和智能化程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针对机械臂工作效率和自主识别问题开展研究,通过对机械臂的运动学模型建立,设计机械臂的运动轨迹优化方法,建立视觉伺服控制系统。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根据连杆坐标系的定义,在机械臂上建立连杆坐标系,分析出该机械臂的DH参数。在此基础
航空发动机是一类多学科融合的复杂系统,其建模和控制具有较大的难度。当航空发动机产生性能退化或者其零部件存在制造误差的问题时,系统平衡点将发生偏移,极易导致系统偏离期望的轨迹;此外,航空发动机也广泛存在着未建模动态以及系统多模态切换运行的问题,这也给控制器的设计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和挑战。本文以航空发动机为被控对象,着重解决航空发动机存在不确定性、性能退化、多模态运行情况下的渐近跟踪控制问题。主要工作包
电压测量广泛应用于存在电力输送计量、家用电器使用以及智能设备控制等各个领域,是科技发展进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而随着人们对科技进步需求的进一步增加,对于电压测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现存的电压测量方法大部分为直接测量,将测量仪表接入被测量系统进行信号的提取,这无疑会给原有的电子系统造成较大影响,使原系统偏离原有工作状态,而间接法主要有电压互感器测量,虽然会降低对被测系统的影响,但是较多应用于高压环
碳纤维复合材料(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s,CFRP)具有高比强度、高比模量、耐腐蚀、可设计性强等优点,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等高端制造领域。在大型复合材料构件加工中,机器人制孔系统具有灵活性强、效率高、精度高等特点,使其在为航空制造业数字装配领域的应用成为一种趋势。但由于CFRP硬度高、层间强度低等特性,加工时极易产生损伤,是典型的难加工材料,尤其是制孔时对切削
模糊认知图是一种由概念节点和连接概念节点的加权有向弧组成的有向图模型,它结合了模糊逻辑和神经网络的思想,具有强大的知识表示和推理能力,主要用于复杂动态系统的建模和分析。如何利用历史数据自动学习模糊认知图的权值是当前模糊认知图研究的重点。目前,基于历史数据的模糊认知图的权值学习通常分为三类:基于Hebbian的学习方法、基于种群的学习方法和混杂型学习方法。这些学习方法已经被应用到许多领域,表现出了良
“中国制造2025”规划中明确提出发展高端数控机床,因此对数控机床的高精度的设计需求愈发急切。机床振动特性影响着工件的加工精度,振动大多发生在可动结合面,机床可动结合面又以滚动导轨副为联接的移动结合面为最为常见,因此对滚动导轨副振动性能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滚动导轨副振动误差的研究未考虑导轨几何误差对振动响应的影响,导轨几何误差改变了导轨副接触角与接触变形量的变化,影响导轨副接触刚度,进而对滚动导轨
当今社会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而现阶段机器人无法完全代替人力进行生产,在一些精细化操作中人工生产模式仍占主导地位,为了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人机协作的生产模式应运而生,而如何确保人与机器人的近距离安全共存是此模式下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近年来机器人领域的研究热点。因此,本文以自研的七自由度机器人为研究对象,对碰撞检测和柔顺控制等关键技术展开研究。机器人动力学模型是碰撞检测及柔顺控制算法的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