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银花为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味甘性寒,具有清热解毒、凉散风热之功效。主治臃肿疔疮、丹毒、热毒血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等症。 金银花属于临床上的常用中药,年需求量在800万公斤以上,目前主要依靠人工栽培来满足需要。在栽培生产过程中,选育高产优质良种是提高药材产量与质量的有效途径。虽然金银花的栽培历史已经长达数百年,并且形成了不同的种质,但有关金银花种质资源调查与良种选育一直无人进行研究。 本论文依据金银花植株形态特征差异,在广泛调查的基础上,选择形态特征具有明显差异的植株,观察了其生长发育特性与不同器官的外观形态特征,测定了枝条长度、枝条粗度、花枝上1/3与下2/3的节间长、叶片长度、叶片宽度、叶片长宽比、叶片干重、花枝上花蕾数量、花蕾重量、苞片长度、苞片宽度、苞片长宽比、苞片叶尖夹角等具体指标,并依据这些指标对搜集到的21个种质进行了聚类分析,发现不同种质间的最大距离系数为0.551,最小距离系数为0.000,说明不同种质之间的亲缘关系很近。当距离系数为0.126时所有种质可聚为Ⅰ、Ⅱ、Ⅲ类,其形态特征与我们先前将金银花种质分为毛花系、鸡爪花系和野生花系3大品系的思路相符,即第Ⅰ类为毛花系、第Ⅱ类为鸡爪花系、第Ⅲ类为野生花系。花粉粒形态特征比较稳定,应是金银花种质划分的重要依据,电镜扫描观察结果表明,不同种质金银花植株的花粉粒形态特征具有一定差异,表现在表面刺的密度、长短、粗细,花粉粒极周长,花粉粒赤道轴长,花粉粒萌发孔长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不同,部分种质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通过对21个种质过氧化物酶与酯酶同工酶的分析,发现种质之间的谱带有异有同,显示出了其遗传性的差异大小。对应于形态特征聚类分析图谱来看,同工酶酶谱情况越接近的种质,其形态特征的距离系数也较小,并且居于同一类别中。就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来讲,种质15与18,种质2、8与19,种质16与20,种质3、5、6、9与10,种质17与21酶带的数目和位置完全相同,它们在形态特征聚类分析图中的距离系数也表现为最小。就酯酶同工酶酶谱来讲,种质15与18,种质2、8与19,种质16与20,种质3、5、6、9与10,种质17与21酶带的数目和位置也完全相同,与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完全相吻合,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