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酞菁轴向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的研究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zsy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酞菁和金属酞菁化合物已被详尽的研究多年,在光、电、磁性分子材料领域倍受瞩目。酞菁及其类似物的热点研究领域有:非线性光学,液晶材料,LB膜,光数据存储,电质变色物质,低维金属,整流器件,气敏器件,光敏剂,近红外载流子发生材料等等。 本论文以得到取代金属酞菁轴向配合物为目标,设计合成了苯氧基取代金属酞菁吡啶轴向配合物。采用邻苯二腈路线,从简单易得的起始化合物—邻苯二甲酸酐出发,经过亚胺化、硝化、取代等步骤,制备苯氧基取代邻苯二菁,再经过与金属盐在乙二醇中加热,制得四苯氧基取代金属酞菁。苯氧基引入大大增加了酞菁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从而得到了纯度较高的酞菁。 本论文首次报道了采用溶剂热的方法合成了金属酞菁的轴向配合物。 从实验过程看,这种方法简便易行,实验条件容易控制。从实验结果看,得到的是不带有取代基金属酞菁配合物。这主要是因为连接取代基的C——0键在160℃和高压下是不稳定的,在反应中随时都可能脱落。另外,反应时间长短也决定了取代基的断裂程度。这一点对反应产物的纯度与产率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通过这种新的方法制备纯度较高的四取代酞菁配合物,在合成条件上仍需进一步探索研究。合成得到的取代金属酞菁和酞菁钻轴相配合物配合物分别进行了紫外光谱和质谱的表征。结果显示,各个金属取代酞菁分别有与它们分子量相吻合的分子离子峰。在各个酞菁的紫外-可见:光谱图中能看到明显的两个酞菁特征吸收带:Q带和B带。由于苯氧基的引入,共轭体系增加,使酞菁Q带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红移,而B带明显变宽。而在轴向配合物的紫外-可见光谱图中我们可以看到,生成配合物的Q吸收带比未生成配合物酞菁的Q吸收带红移了4个多纳米,且吸收峰明显变窄。这是因为吡啶与酞菁钴中心的钴离子可以通过配位作用结合,形成轴向配合物,共轭体系增大,最大吸收波长向长波方向移动。且由于该配合物中的配体吡啶是轴向配位的,吡啶分子位于酞菁环平面的上下两侧,这种结构决定了分子间不可能靠的太近,从而使分子的聚集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染料光学性质。
其他文献
绿道规划设计与研究自2009年在国内大规模铺开以来,引起了以生态学、建筑学、城市规划、交通、风景园林等专业的重点关注,成为了跨学科研究的热点问题。近四年来,中国绿道规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中外的教育改革中教材改革占据着重要地位,各国教材改革不仅关注本国需要也注重借鉴他国经验,教材国际比较逐渐成为教育研究的一个热点领域。数学,作为
刘迎龙教授,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小儿心脏中心及北京儿童心血管病中心主任;自1997年起担任北京市政协委员,2000年增补为全国政协委员,2003起任全国政协常委至今
针对编队对地突防中的基本型和干扰型空射诱饵弹的挂载策略问题,为有效欺骗敌方各种雷达,使成功突防概率最大化,提出了最优挂载方案计算方法。通过建立基本型空射诱饵弹数量
电子金融业务是重要的经济发展方式,在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电子金融领域在实践中存在法律制度不健全、对客户隐私保护欠缺、社会内外环境不成熟等现象。国家应通
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后,长三角一体化建设逐步走上快车道。要实现高质量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建设,需要抓住市场、开放这两大动力。城乡土地一体化是推动长三角一体化
报纸
比较了沈阳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新型PVC糊树脂PSH-24与日本进口PVC糊树脂H-24的经时黏度变化、拉伸性能、雾度及过滤性能,结果表明:与H-24相比,PSH-24的经时黏度变化更小,透明性
加强学生工程素养和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提高地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适应性,是高校教学改革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结合地质工程专业的特点,构建了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一个中心
现阶段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有了大幅度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得到提高的同时,在对汽车的需求量也有着增加,加强我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制作就显得比较重要。自主品牌汽车的营销是汽
目的探讨酰基化Ghrelin对棕榈酸(PA)诱导的人源单核巨噬细胞(THP-1巨噬细胞)上TLR4-NF-κB信号通路的作用。方法用不同浓度的PA孵育THP-1巨噬细胞株12h;用不同浓度的酰基化G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