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检测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s,MIF)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C, VEGF-C)在乳腺癌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并探讨它们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乳腺癌的早期诊断、评判预后和个体化治疗提供临床指导。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livision法,检测75例乳腺癌和对应癌旁乳腺组织中MIF和VEGF-C蛋白表达水平,同时对其中30例乳腺癌组织和30例癌旁乳腺组织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 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检测其中MIFmRNA的表达,并分析它们的表达与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 结果: 1、(1)VEGF-C蛋白在75例乳腺癌及相应的癌旁乳腺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是69.33%(52/75),21.33%(16/75),VEGF-C蛋白在乳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乳腺组织(P﹤0.005)。(2)淋巴结转移组 VEGF-C阳性表达率为83.33%(35/42),无淋巴结转移组VEGF-C蛋白阳性表达率为51.52%(17/33),阳性表达率有统计学意义(P<0.01)。(3) VEGF-C蛋白在不同组织学分级的乳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4) VEGF-C蛋白与患者年龄、临床分期、肿瘤大小、雌、孕激素受体和cerbB-2表达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1)MIF蛋白在75例乳腺癌及相应的癌旁乳腺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是85.33%(64/75),33.33%(25/75),MIF蛋白在乳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乳腺组织(P﹤0.005)。(2)淋巴结转移组 MIF阳性表达率为95.24%(40/42),无淋巴结转移组MIF阳性表达率为72.73%(24/33),阳性表达率有统计学意义(P﹤0.01)。(3) MIF蛋白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肿瘤大小、雌、孕激素受体和cerbB-2表达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1)乳腺癌组织MIF mRNA为0.82±0.035,明显高于癌旁乳腺组织的0.55±0.038(P<0.01)。(2)淋巴结转移阳性患者乳腺癌组织内MIF表达明显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患者乳腺癌组织(P<0.05)。(3)MIF mRNA表达与肿瘤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患者年龄、肿瘤大小、雌、孕激素受体和c-erbB-2表达均无关(P>0.05)。4、64例MIF蛋白表达阳性者中VEGF-C蛋白表达阳性45例。其中MIF与VEGF-C蛋白同表达(-)共4例,同表达为(+)者10例,同表达为(++)者12例,同表达为(+++)者5例。表达完全一致的符合率为41.33%(31/75),两者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性(r=0.504、P<0.05)。 结论: 1、 MIF和VEGF-C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均高于癌旁乳腺组织,且二者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性。 2、 MIF和VEGF-C在淋巴结转移组中表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MIF和VEGF-C表达可能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相关。 3、联合检测两者可能对预测乳腺癌的预后及指导治疗有一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