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

来源 :陕西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pangyao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日益成为变革社会生活的重要力量。2015年,“互联网+”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表明互联网在当代经济社会的基础性、战略性地位已经得到国家层面高度认可。“互联网+”成为传统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也给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环节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网络技术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成为时代发展的趋势,借助于网络技术与资源,传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手段、空间、模式均得到了优化和发展。但机遇与风险并存,“互联网+”在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尚不成熟、不健全的地方。在“互联网+”的时代下,如何借助网络的技术优势改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其实效性,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积极面对和解答的重要课题。本文以“互联网+”时代为切入点,按照概念解读——现状考察——影响因素分析——提升路径探究的思路,探索如何借力“互联网+”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全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是绪论,主要介绍论文的选题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的重点和创新点等。第二章是对相关概念进行梳理,并基于对“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内涵的阐释,提出“互联网+”是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机遇。第三章是对现状的考察和分析,介绍了“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形式,并分析了目前取得的成果以及存在的问题。第四章剖析了影响“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因素,从教育者、受教育者、内容、媒介和环境等五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五章是全文的重点,探讨了“互联网+”时代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途径,针对各影响因素存在的不完善之处提出优化建议。第六章是结语,对全文内容作概括性地梳理与总结。本文通过分析影响“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因素,针对“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提升途径提出六点建议:一是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团队,更新教育者的思想理念、提升其网络素养和能力、构建齐抓共管的组织机制;二是提高受教育者运用网络的素质,增强大学生网络应用水平、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三是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强调在内容设计上要符合“互联网+”的时代特点,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和社会,突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教育功能;四是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教学方式,积极探索慕课、微课、翻转课堂模式;五是充分利用网络载体构建新阵地,强化校园网站建设、加强对网络论坛的舆论引导、充分利用微博和即时性网络通讯工具;第六是净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完善网络运行法制建设、提升技术水平、构建校园网络信息安全监控体系。
其他文献
利用云南省1961~2008年94个站点逐日降水资料,根据百分位法定义了不同站点的极端强降水阈值,应用EOF、线性倾向率和周期分析方法,对云南极端强降水事件频数进行了时空分布特征
<正> 斯堪的纳维亚大冰盖不仅以规模著称,而且也以蔚为奇观的地貌形态,独具特色的沉积体系及罕见的均衡效应而闻名于世界。研究这些特点,不仅对大陆冰盖的发育过程及相关的古
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如何有效的促进学生实效的自主合作学习,如何形成有效的课堂。自己在实践中获得一些体会,与大家分享。一、让学生读数学书,读出“四样”让学生读数学书不是
东汉末年,由于东汉政府的日益腐败,朝廷之中宦官、外戚和官僚三股势力为了争夺中央的主导权,相互争斗不已。灵帝时期,重用宦官,卖官鬻爵,更是加剧了政治的腐败。在地方东汉统
<正>危害桃树及其果实的虫害有60余种,危害最重的是蛀果类害虫。化学防治虽能有效控制虫害,但严重阻碍了无公害绿色果品生产的发展。近几年,我们在以桃食心虫类害虫为主的虫
十九大作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一重大政治判断,不仅是历史逻辑的必然,也是理论逻辑的提升,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的新坐标。这一政治判断明确了我国发展新
<正>在济南平阴县锦水河商业街,有个不大的十字绣店,名气却响遍整个县城,他就是——美琪饰品店。店主叫郭秀美,为照顾孩子辞掉工作,后来孩子上小学了,不要照顾了,郭秀美觉得
<正>文化产业是绿色、生态、智慧、创意的现代产业类型,把"文化产业"作为新型城镇化的产业选择,可以将产城一体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合二为一,是填补"产业空心"的理想选择。以
<正> 当前关于人防工程平战功能转换技术已成为人防系统的热门话题,人防战线同志都很关心这件事,为此,对这个重大问题我也谈些个人看法。一、研究发展人防工程平战功能转换技
定位意味着牺牲,意味着有所不为,而企业的扩张又希望无所不为。企业在完成资本积累开始对外扩张的过程中,若坚持统一品牌策略,让所有开发的新产品都套用原品牌,就会面临两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