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对术后结肠ICCs修复微环境中CSE表达的影响

来源 :广州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lhk4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通过动物实验,本研究观察针刺“足三针”穴组对大鼠腹部术后结肠Cajal细胞修复微环境中CSE表达的影响,深入探究针刺对胃肠动力障碍的影响和机制研究,并进一步深入了解针灸在腹部术后胃肠动力障碍功能的恢复方面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在相同实验条件下,将30只SPF级成年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10只正常组、10只模型组、10只针刺组。取模型组和针刺组大鼠,术前禁食12h,10%水合氯醛行腹腔注射麻醉(按照330ml/kg),实验大鼠实施结肠吻合术,做成胃肠动力障碍结肠术后模型。针刺组予术后次日起每日给予针刺足三针穴组,模型组和针刺组保持同时进行,每天同一时间行空抓15min,来降低人为固定的影响因素。正常组不予处理。连续干预3天。期间,记录好每天各老鼠的进食量、大便颗粒和风干后大便的质量。实验结束后,观察小肠推进率并取各组大鼠结肠(盲肠后约2cm处),将取出的组织称量、标记、记录质量,尽快放入-80℃冰箱中保存,随后进行CSE表达的检测。研究结果1.测定术后大鼠胃肠道排空30min后小肠推进率的情况,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术后小肠推进率较正常组显著下降(P<0.05),针刺组比模型组小肠推进率显著增加,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表明针刺对腹部术后大鼠胃肠动力障碍具有改善作用。2.结肠CSE活性在术后有了大幅度的提升,模型组大鼠结肠CSE活性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针刺组CSE活性明显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结果说明针刺治疗能降低结肠组织中CSE的活性。通过针刺“足三针”穴组,腹部术后大鼠结肠ICCs修复微环境中CSE活性显著降低。研究结论针刺“足三针”穴组能明显改善腹部术后大鼠的胃肠功能障碍,调整大鼠腹部术后结肠Cajal细胞修复微环境中CSE的活性,从而改善胃肠功能障碍的症状。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对某高速公路筑路工人的艾滋病相关知识-信念-行为(knowledge,belief and performance,KBP)进行干预,研究干预前后的KBP改变,为进一步在筑路工人中开展健康教育提供
<正>身体语言包括表情、动作、眼神、手势等,是声音语言的辅助手段。中学生模仿能力强,听觉敏锐,在教学中使用身体语言,有助于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很好的教学效果。身体
人类与环境是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工业革命在为人类创造了现代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的同时,也加速了资源、能源的消耗,对地球的生态平衡造成了极大的破坏。正是在这种背景
目的:调查分析293例中老年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者的心理及社会支持,总结KOA患者有效、可行的整体护理模式。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社会支持量
新形势下,围绕着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改革,更应突出教学的理论品位的挖掘。理论不是教条,理论的"活性"根植于理论内容的内在逻辑性和科学性,体现为理论对现实
为研究污泥施用对石灰性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影响,在连续2年种植夏玉米大田系统中,施用不同量的腐熟污泥,采集根际和非根际土壤进行16S rDNA-V3-V4区高通量测序,分析污泥施用对
我国南方的海相碳酸盐岩地层发育分布最广和沉积厚度最大,油气资源丰富,其勘探和开发是我国油气勘探的重要战略目标。但由于其复杂的地质构造和演化过程,在该类地区寻找油气
羊口疮(Orf),又名羊传染性脓疱性皮炎,是由羊口疮病毒(Orf Virus,ORFV)引起,主要感染山羊和绵羊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人畜共患传染病,ORFV具有强大的宿主免疫调节功能,可以通过编码
黄土的热参数是黄土冻融灾害成因机制研究及热工计算中的重要指标,而温度对黄土的热参数具有一定的影响。对不同含水率、不同干密度的原状黄土试样,采用Test Protocol Hot Di
目的:从情志致病角度出发,采用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法(CUMS)建立痞满证肝郁大鼠模型,探究痞满证的发病机制。观察电针针刺双侧肝俞穴和足三里穴对模型大鼠肝郁状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