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了中国市场中证券投资基金的业绩持续性,业绩持续性指的是证券投资基金的业绩呈现出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特征。证券投资基金作为中国资本市场中最为重要的机构投资者,从1991年开始发展至今,基金数量已达千余只。基金的历史业绩是投资者挑选基金、监管机构提高市场效率、基金经理提高基金业绩的重要参考,所以研究中国市场上基金业绩持续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相对于美国等发达国家,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历史比较短暂,国内针对证券投资基金业绩持续性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早期的封闭式基金以及短期的业绩持续性,缺乏对当今证券投资基金中长期业绩持续性的研究。本文选取了股票基金、债券基金、封闭式基金三类基金作为研究对象,以2005-2011作为样本期间,这一期间中国股市经历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周期,对研究证券投资基金的业绩持续性提供了客观的现实基础。本文主要根据基金的原始收益率和詹森指数两个指标来衡量基金的业绩,采取了列联表与横截面回归两种方法,分别以六个月和一年为时间间隔,对上述三类基金做了测试。当时间间隔设定为一年期时,在原始收益率下,股票基金的业绩出现了明显的反转,债券基金的业绩反转与持续交替出现;在詹森指数下,两类基金的业绩都出现了轻微程度的持续,但是结果不太显著。无论在哪种情况下,封闭式基金的业绩都没有呈现出某种明显的趋势。以六个月为时间段的测试结果的规律相较而言不太明显,业绩的持续和反转显著程度有所减弱。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几个可能影响业绩持续性的因素并进行了实证分析:1.管理者才能。根据基金经理的历史数据来看,市场上存在明星经理,他们管理下的基金可以持续的获得相对好的业绩。基金经理的从业年限和他们的业绩息息相关,从业时间长的基金经理业绩相对较好。投资者可以通过追随明星经理来取得稳定的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收益。2.管理费。股票基金中除指数基金外管理费均为1.5%,所以本文仅测试了指数基金和债券基金的管理费与业绩之间的关系,在之前的横截面回归中增加了一个管理费变量。结果显示,指数基金的管理费与业绩无关,债券基金的管理费和业绩呈正相关,但程度也不是很显著。由于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只股票或债券基金退市,所以在股票和债券基金中,不存在生存偏差;但是从2006年开始,陆续有封闭式基金到期退市,部分转为了开放式基金,封转开的基金在退市前的业绩略优于市场标杆,由此造成的生存偏差效应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另外,诸如股票惯性假说和基金规模等有可能影响业绩持续性的因素,同样需要针对中国市场做进一步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