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认为非酒精性脂肪肝是代谢综合征的肝脏表现,是血糖、血脂代谢紊乱引起的靶器官损害。为了更好的治疗疾病,通过高脂饮食喂养大鼠建立稳定可靠的代谢综合征模型,并在模型基础上用药物治疗和运动生活方式干预,观察代谢综合征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效果。基于黄连素的广泛药理作用机制逐渐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本实验用黄连素治疗和(或)运动干预经高脂饮食喂养的代谢综合征大鼠,探讨其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相关机制,为今后应用于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动物实验依据。方法本实验采用Otsuka Long-Evans Tokushima Fatty(OLETF)大鼠作为实验动物模型,这种大鼠因基因突变后引起胆囊收缩素-1受体功能失调,导致多食、肥胖、胰岛素抵抗,经过高脂饮食喂养后逐渐发展为代谢综合征,并伴有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生,以同品系long-evans tokushima otsuka(LETO)大鼠作为参照,建立稳定的OLETF大鼠代谢综合征模型。在代谢综合征模型建立基础上通过高脂饮食喂养大鼠,并将其分成4组即黄连素组(O-BBR组),运动组(O-Ex组)、BBR联合运动组(O-B+Ex组)、静坐组(O-SED组),继续高脂饮食喂养至鼠龄38周后,监测血清相关生化指标、处死动物后进行肝脏HE染色、提取相关组织蛋白,同时LETO大鼠以普通饲料喂养作为参照,通过统计分析各组相关生化指标、肝脏线粒体功能相关蛋白、脂肪酸代谢相关蛋白是否具有统计学差异,探讨黄连素和(或)运动改善代谢综合征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机制。结果1、代谢综合征组大鼠经高脂喂养20周(鼠龄26周)后,体质量、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水平、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收缩压、舒张压及胰岛素抵抗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高脂喂养的OLETF大鼠代谢综合征模型构建成功。2、O-SED组的体质量、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水平、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游离脂肪酸、谷丙转氨酶、胰岛素抵抗指数均显著高于L-SED组(P均<0.05),O-BBR组、O-Ex组、O-B+EX组上述指标均低于O-SED组(P均<0.05),且O-B+EX组指标低于O-BBR组或O-Ex组(P<0.05)。3、HE染色结果显示提示L-SED组大鼠肝脏组织结构正常,O-SED大鼠发生非酒精性脂肪肝,O-BBR组、O-Ex组肝脏脂肪变性程度减轻,O-B+EX组肝脏脂肪变性程度进一步减轻。4、与L-SED组相比,O-SED组的PPARα蛋白和mRNA水平均有明显下降(P均<0.05),O-BBR组、O-Ex组、O-B+EX组的PPARα蛋白和mRNA水平与O-SED组相比均有明显上升(P均<0.05),且O-B+EX组的PPARα蛋白和mRNA水平高于O-BBR组或O-Ex组(P<0.05)。与L-SED组相比,O-SED组的PGC-1α蛋白和mRNA水平均有明显上升(P均<0.05),O-BBR组治疗后PGC-1α蛋白和mRNA水平与O-SED组相比均有明显下降(P均<0.05),O-EX组的PGC-1α蛋白和mRNA水平与O-SED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O-B+EX组的PGC-1α蛋白和mRNA水平与O-SED组相比均有明显下降(P均<0.05)。与L-SED组相比,O-SED组的CPT-1α蛋白和mRNA水平均有明显下降(P均<0.05),O-BBR组、O-EX组、O-B+EX组的CPT-1α蛋白和mRNA水平与O-SED组相比均有明显上升(P均<0.05),且O-B+EX组高于O-BBR组或O-Ex组(P<0.05)。5、与L-SED组相比,O-SED组的CD36蛋白和mRNA水平均有明显上升(P均<0.05),O-BBR组、O-EX组、O-B+EX组的CD36蛋白和mRNA水平与O-SED组相比均有明显下降(P均<0.05),且O-B+EX组指标低于O-BBR组或O-Ex组(P<0.05)。与L-SED组相比,O-SED组的FAS蛋白和mRNA水平均有明显上升(P均<0.05),O-BBR组、O-EX组、O-B+EX组的FAS蛋白和mRNA水平与O-SED组相比均有明显下降(P均<0.05),且O-B+EX组指标低于O-BBR组或O-Ex组(P<0.05)。与L-SED组相比,O-SED组的AMPK磷酸化水平有明显下降(P<0.05),O-BBR组、O-EX组、O-B+EX组的AMPK磷酸化水平与O-SED组相比均有明显上升(P均<0.05),且O-B+EX组指标高O-BBR组或O-Ex组(P<0.05)。与L-SED组相比,O-SED组的ACC磷酸化水平有下降,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O-BBR组、O-Ex、O-B+EX组的ACC磷酸化水平与O-SED组相比均有明显上升(P均<0.05),且O-B+EX组指标高于O-BBR组或O-Ex组(P<0.05)。结论1、黄连素治疗和(或)运动可以改善代谢综合征大鼠的体重、胰岛素抵抗、甘油三酯、谷丙转氨酶等相关生化指标,且二者联合治疗优于单独治疗。2、通过HE染色的病理学观察,黄连素治疗和(或)运动可以改善代谢综合征大鼠的非酒精性脂肪肝,并且联合治疗后脂肪肝变性程度进一步减轻。3、黄连素和(或)运动通过提高线粒体功能蛋白(PPARα、CPT-1α)的表达提高线粒体功能,降低脂肪酸代谢蛋白(CD36、FAS)表达以及提高AMPK、ACC磷酸化水平减少脂肪酸合成,从而改善代谢综合征大鼠的非酒精性脂肪肝,且二者联合治疗优于单独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