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謇易学研究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wangc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张謇的易学为研究对象,试图探讨张謇儒学素养与学养的核心。首先本论文介绍了张謇治易之方法,以及其治《周易音训句读》的主要内容。张謇服膺于桐城古文法与乾嘉考据学,这两种方法对其为学、为文、为人、为事所产生的重要影响。张謇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桐城文法,使其摆脱单纯为科举而作文的为文意识,转而追求文以载道,以文章为户枢,通达圣人之道。张謇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乾嘉考据学派学风,离不开其对清初顾炎武所开创的有清一代“实学”、“经世致用”之学风的推崇,以及对“载诸空言,不如见诸行事”理念的奉行。随后讨论了张謇治易文本《周易音训句读》的主要内容,讨论文本的成书背景、文本的注疏体例及其特点、以及具体分疏了文本注疏引用概况、张謇引汉魏、宋明、清代注疏的内容及其特点,张謇试图恢复古文易的面貌,以及他基于对于考据学方法的推崇试图破除汉宋门户之见,融汇今古文所做的注疏尝试。其次讨论张謇对清代易学注疏之继承与裁剪。从训诂方面来看,以张謇对王引之周易训诂内容的吸收、裁剪为例。张謇试图通过朴学“实事求是”的方法,通达对于经义的理解。但却也走向了其反面,朴学的治学精神一定程度上使其注易的实践呈现出“史学化”的特征,并不能很好的展现经义中的大道,使得这一文本成为一堆脱离经师生活世界、历史世界、价值世界的“死的”材料。从音训方面来看,以张謇对顾炎武易音内容的继承与变通为例。张謇在《周易音训句读》中将“十翼”当作一完全的韵读材料,张謇对顾炎武《易音》“四声一贯”条目的继承、取舍与变通,他对通韵问题已经有意识地关注,在顾氏存疑之处作出拆分为多个韵更为灵活的方式以解决经文韵不协的问题。二人基于“四声一贯”的逻辑前提“古有无四声”之说的理解有差异,他还提出了“缘音以申义,义寓于音”的音义观。从辑逸方面来看,以张謇对马国翰所辑逸象内容的吸收与继承为例。张謇在对《象传》注疏时引用大量的马国翰辑孟喜易象,兼采唐宋义理易学收辑的易象,以期广明八卦之象。张謇非常重视易象体现出的垂范后世,教化百姓“天地之心”的作用,提出“明象达用”的易象观,并非常重视易象之用。然后讨论张謇易学在其实业与教育中的开显。讨论乾坤二卦与其实业、教育关系之说。张謇对于乾坤卦基于六十四卦中的基础地位,以及乾坤卦卦象(父母)、功能(刚柔)、作用(生生)、卦德(勤俭)与实业、教育二者在地方自治中的功能、地位、作用具有同构性的理解,并据此提出了非常具有易学特色的实业与教育关系的学说(父教育,母实业)、经济发展理论(棉铁主义)、生生理论、勤俭观念等。讨论否泰卦与大生实业发展史的关系,张謇对于事物由盛转衰,由衰转盛的自然之理是有深刻体会的,从易道真精神来看,既不需要过度地为张謇实业失败的结局曲护、惋惜,也不需要过度地凸显张謇实业失败的结果。讨论损益卦与张謇的慈善公益事业的关系,张謇认为世间最有价值的损益之道莫过于善之取与与损益,通过善的取与、损益达成“与人共成善类”、“与人共扶善气”的局面,他的慈善公益事业是其善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于王道政治的重要环节,是其实业、教育事业之后的一个必然延伸。讨论临卦与其教育观之间的关系,张謇的教育侧重于国民教育、职业教育,强调建立适于中国国情的教育宗旨、教育目标、教育课程,使教育为实业、为立宪政体提供源源不断新式适用的人才。他的民本职业教育观,以提高职业学校学生就业谋生为其归宿,改变了传统的学堂教育以培养优秀的国家治理人才的目标和宗旨,改变了传统教育的功能。最后讨论张謇易学在其政治与人生中的开显。张謇对于“革之时义,大矣”的理解是非常深刻的。无论是早期的维护清政府统治的政治体制的改革,还是走向民主共和的政治体制改革的诉求,张謇都不赞成以流血革命来实现政治体制的变革。在走向共和的过程中,将共和革命喻示为“顺乎天应乎人的汤武革命”,希望晚清政府、孙中山能够顾全大局以尧舜之德主动禅位,张謇对于革卦的理解,是其快速走向民主共和的重要因素。张謇对于谦卦中中正关系的理解,他一生的出处进退无不以《周易》为其絜矩之道。他在政治活动中的出处进退也时刻把握“中”与“正”、原则性与灵活性原则,始终坚守国家利益、人民利益至上,在特殊时候,又能放弃个人好恶的品评,与政治势力结成同盟、合作关系,共同推进晚清立宪共和的政治局面。张謇对于干事与节用之间的关系有深刻的体会。他认为施之于人的节道,不能过于苦,过于苦的节道则不利于事业的成功。另一方面施之于己的节道,“苦节利贞”,有利于淬炼君子人格和良好的生活习惯,他在个人生活中极度节俭,却在南通事业创办的过程中却慷慨大方,秉持发挥创造金钱最大价值的金钱观。总而言之,从这篇论文我们可以看到,张謇治周易不仅仅限于训诂考据,也期于通经致用,他在实业方面的巨大成就证明其易学“致用”方面达到极致。张謇不仅仅治《周易》,而且朴学方法论和易学方法论深刻地影响了张謇的精神世界和心灵世界,成为支撑他成就辉煌事业的内在动力。
其他文献
近年来,中国的安全生产风险治理体系和能力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基于2010—2019年29起重特大危化品事故的分析显示,当前安全生产风险治理领域存在着突出矛盾,包括风险隐患多而治理能力偏弱,从事安全生产及监管的人员的能力水平不能满足全社会日益增长的安全生产需求,新业态新技术发展快而治理理念与安全技术更新慢,源头治理和事后应急之间存在选择困境,以及治理制度网络日益致密而治理效能有
本文对密绕紧贴弹簧弹力和形变量不成正比的现象,从理论和实验角度进行了研究.给出了修正密绕紧贴弹簧的具体方法——“拉伸法”,并通过实验证明了方法的科学性、可行性.该方法对于提高实验室资源以及弹簧的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显著降低因弹簧密绕紧贴问题造成的实验误差.本文对密绕弹簧提出了初始收缩力的概念,对胡克定律实验有了进一步的改进和优化,通过巧妙搭建和使用,拓展了DIS力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的使用范围.
新发展格局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通过调整经济结构,实现要素最优配置,以达到经济在质和量上的双提升。劳动要素,作为供给侧要素之首,在供给侧改革中应被赋予一个正确的定位,即改革的切入点和中心点,以劳动要素在质量上的投入为切入点和劳动质量的全面提升为中心点,去助力经济内循环的良性向好,促进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各个环节之间的嵌合贯通,原因在于,其一,作为供给侧的第四大要素,自主创新的来源要依靠复杂劳
作为近年来生物医学领域最具突破性的前沿技术之一,类器官培养技术可利用成体组织或多功能干细胞在体外三维培养形成微型器官,使其在组织结构、细胞类型、功能等方面展现出与来源组织高度的一致性。目前,类器官技术已广泛用于疾病模型构建、抗癌药物筛选、基因及细胞治疗等方面,为生物医学基础研究、药物研发以及临床精准医疗提供了理想模型,并在再生医学中展现出重要的潜在价值。
目的:探究乙酰水杨酸(ASA)是否能够以壳聚糖/明胶(CS/G)为载体,运用电沉积的方法来装载并沉积至钛片上,从而达到局部缓释的目的。进一步探究这一复合涂层的表面形貌、理化特性、机械性能、生物相容性以及促成骨特性。方法:通过电沉积的方法在预先进行过喷砂/酸蚀的纯钛片上制备载有不同浓度ASA的CS/G复合涂层。其中,水溶剂电沉积溶液中的ASA的浓度为0 g/L,0.033g/L,0.33 g/L,3
学位
油中溶解气体分析方法(Dissolved Gas Analysis,DGA)可以在不停电时对运行中的变压器内部状态进行监测,对于发现变压器内部的潜伏故障及其发展趋势非常有效,有利于促进变压器设备由定期维修方式向状态维修方式的过渡,因而在工程实践中具有广泛应用。国际电工委员会(International Electro technical Commission,IEC)据此推荐了多种DGA分析方法,
随着移动智能终端设备的快速普及和移动应用的日益多样化,移动互联网已逐渐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如工作、社交、医疗、出行等。但移动互联网在为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日益突出的网络与信息安全问题。首先,移动互联网接入了大量的移动智能设备和无线网络,导致其网络边界愈来愈模糊化,与传统互联网相比更容易遭受网络窃听与篡改攻击。其次,移动互联网承载的业务应用越来越多,网络结构随之变得愈加复杂,使得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