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细菌性腹水临床特点和宏基因组二代测序优化腹腔感染诊断的临床应用

来源 :南方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emilyg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腹腔感染为肝硬化患者最常见的感染。根据目前的临床指南,肝硬化腹腔感染的类型分为: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和细菌性腹水。SBP是肝硬化患者最典型的腹腔感染类型,临床指南对SBP相关的并发症和治疗方案做了详细描述。然而,关于细菌性腹水的研究数据少有报道,临床指南缺乏对细菌性腹水患者管理的推荐意见。肝硬化腹水培养阳性率低,腹腔感染的诊断主要根据腹水多核细胞计数>250个/μ1,进行经验性抗菌素治疗。改善肝硬化腹腔感染患者预后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合适抗菌药物的使用。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为近年来用于临床诊断感染的新技术,可同时检测细菌、病毒和真菌,且比传统细菌培养耗时短。该技术的临床应用主要为不明原因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不明原因肺部感染等。目前,仍缺乏相关的临床研究评估mNGS在优化肝硬化腹腔感染诊断方面的临床应用。目的:(1)评估肝硬化细菌性腹水的临床特点和临床预后。(2)评估mNGS方法在优化肝硬化腹腔感染诊断方面的临床应用和临床意义。方法:本研究分两部分:(1)通过多中心、回顾性研究,从全国1 1家医院纳入418例2012年至2018年住院腹水培养阳性的肝硬化患者,收集细菌性腹水患者的临床资料。从一项前瞻性研究(NCT02457637)中纳入无菌性腹水患者,通过倾向性评分(PSM)匹配基线资料后,比较细菌性腹水与无菌性腹水患者临床预后的差异。(2)前瞻性纳入2019年8月至2020年2月的肝硬化失代偿腹水患者,通过mNGS检测腹水及部分同期血浆,评估腹水mNGS检测阳性的病原体的临床意义,进一步比较腹水mNGS阳性组和阴性组的临床特点和预后差异。结果:(1)该多中心回顾性研究纳入418例腹水培养阳性的肝硬化患者,254例(60.8%)为细菌性腹水,164例(39.2%)为培养阳性SBP。革兰氏阳性菌在细菌性腹水患者更常见(59.1%vs.22.0%;p<0.001)。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亚组(n=102),细菌性腹水患者28天死亡率低于培养阳性SBP患者(41.3%vs.65.5%;p=0.015);两组急性肾损伤(AKI)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84.8%vs.75%;p=0.224)。肝硬化失代偿亚组(n=316),28天死亡率和28天进展为ACLF比例在细菌性腹水组(n=208)和培养阳性SBP组(n=108)之间无显著差异(13%vs.13.9%,p=0.822;10.1%vs.14.8%,p=0.216);细菌性腹水患者 AKI 发生率低于培养阳性SBP患者(14.4%vs.30.6%;p=0.001)。细菌性腹水患者28天死亡率显著高于无菌性腹水患者(18.4%vs.8.6%;p=0.010)。(2)此前瞻性研究共纳入84例肝硬化失代偿腹水患者。其中,36例(42.9%)肝硬化患者腹水mNGS检测阳性(5例腹水培养阴性SBP,1例腹水培养阳性SBP,4例细菌性腹水,26例无菌性腹水),共71株病原体。检出的病原体包括革兰氏阳性细菌、革兰氏阴性菌、病毒和真菌,比例分别为39.4%,33.8%,16.9%和9.9%。腹水mNGS阳性患者发热比例和AKI的发生率相比阴性组高(38.9%vs.10.4%,p=0.002;33.3%vs.14.6%,p=0.042)。培养阴性 SBP 患者中,1例由于经验性抗菌素治疗无效后,根据mNGS结果调整抗菌素种类;其余4例腹水mNGS检测获得病原体证据。细菌性腹水患者中,2例腹水mNGS检测从而获得早期抗菌素治疗;其余2例腹水mNGS技术检测出少见的感染源(1例霍乱弧菌和1例新生隐球)。传统标准诊断的26例无菌性腹水患者中3例(11.5%)30天内新发SBP;1例(3.8%)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的腹水病原体阳性,为预防性抗菌素使用提供病原体证据;同时,9例(34.6%)传统标准诊断的无菌性腹水根据mNGS检测结果调整治疗方案。结论:(1)细菌性腹水具有不可忽视的不良预后,包括AKI、ACLF进展、28天死亡率。将来的研究应进一步探索细菌性腹水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案的优化策略。(2)肝硬化腹水mNGS检测可提高腹腔感染病原体检出率,提供病原学证据(包括病毒、真菌、细菌),指导经验性抗菌素治疗无效患者的抗菌药物调整,并且早期识别少见的感染源。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胃癌是全球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主要的恶性肿瘤致死病种之一。目前,其治疗效果和预后不尽如人意,亟待开发新型抗癌药用于进展期或晚期胃癌患者的治疗。近年来,以自噬为靶点的治疗是癌症治疗研究的一个热点。植物来源的化学物质是临床药物的宝贵来源。海南地不容含有克班宁、氧化克班宁等多种天然的阿朴啡生物碱。尽管有研究表明,克班宁对一些癌细胞具有细胞毒性作用,但氧化克班宁在癌细胞中的作用和机制鲜为人知。
背景:神经胶质细胞瘤(glioma)因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死率、高复发率等特点,目前无最新的有效的治疗手段,给国家、社会、家庭、个人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因此深入解析胶质瘤的发病机制是未来降低发病率、复发率及死亡率所面临的巨大挑战和重大需求。已有的研究表明:微环境在肿瘤进展中扮演重要角色,胶质瘤干细胞(glioma stem cells,GSCs)是肿瘤微环境的重要执行者,在利用肿瘤微环境的同时,还
研究背景和目的:膀胱癌(bladder cancer,BCa)是人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约占全部恶性肿瘤的3.2%[1]。全球范围内,每年新诊断的膀胱癌患者超过350,000名[2]。在我国其发病率居泌尿系肿瘤的首位,男性患病率是女性患病率的3倍,且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主要发病年龄位于50~70岁[1],近年来发病率呈现稳中上升趋势。其中,大约90%的膀胱癌为膀胱尿路上皮癌。膀胱癌的复发
研究背景及目的原发性肝细胞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2018年全球癌症统计结果表明,原发性肝细胞癌的全球发病率位于恶性肿瘤的第六位,死亡率位第四位。原发性肝癌主要包括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肝内胆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和混合型(HCC-ICC
第一部分 新西兰兔脊髓血供来源的解剖学研究目的:描述新西兰兔脊髓各节段血供的来源和分布特点。方法:采用10只成年新西兰兔,从升主动脉灌注红色硅胶,经10%甲醛溶液固定后,进行解剖学研究。结果:新西兰兔的颈段脊髓血供主要来源于椎动脉和小脑后下动脉;胸段脊髓血供主要来源于肋间最上动脉、肋间动脉和肋下动脉;腰段脊髓血供主要来源于腰动脉、骶正中动脉;骶尾段神经根丝主要由髂内动脉和骶正中动脉供血。供应脊髓的
研究背景与目的母体产道中的脱落胎儿细胞由于含有完整的细胞结构以及胎儿的整套基因组信息,而在非整倍体疾病、染色体微缺失、单基因性疾病以及新生儿溶血病等遗传性疾病的无创产前诊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脱落胎儿细胞的分离与鉴定仍缺乏快速、有效的检测方法;此外,目前尚缺乏对这些稀有细胞进行充分的胎源性验证;另外,目前这些稀有胎儿细胞在单基因性疾病的产前诊断应用仍需探究。因此,在本课题中,我们将建立一种快
背景黄韧带肥厚是腰椎椎管狭窄的一个重要因素,严重时会压迫神经根和马尾,导致腰部疼痛及间歇性跛行。尽管有研究认为黄韧带肥厚可能和各种炎症因子、生长因子、老龄及机械应力有关,但是导致黄韧带肥厚的关键分子及其调控机制仍然未知。另外,由于缺乏有效的黄韧带肥厚动物模型,尚未发现关于黄韧带肥厚分子机制的体内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1.发现黄韧带肥厚的关键调控蛋白,探索其调控细胞外基质形成的机制。2.建立小鼠黄韧
研究背景纳米氧化锌因其性能优越已大量用于日常生活及生物医学领域。全面研究纳米氧化锌的毒理学效应对其安全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母乳喂养对母婴健康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哺乳期纳米材料暴露的相关问题却鲜少得到关注。研究目的明确纳米氧化锌哺乳期暴露是否对乳汁、乳腺组织及血乳屏障产生影响;探讨纳米氧化锌造成血乳屏障损伤的具体机制。材料与方法采用TEM、DLS等表征纳米氧化锌。采用C57小鼠尾静脉暴露纳米氧化锌
研究背景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es kidney disease,DKD)是我国终末期肾脏病的首要病因,目前治疗手段十分有限,无法根治。深入探究DKD的分子发病机制,研发有效的治疗药物是全球肾脏病学界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肾脏炎症反应在DKD的发病机制中起关键作用,但确切分子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信号通路在DKD肾脏炎症反应中有中枢调控
背景与目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是以腹泻为主要临床症状的功能性肠道疾病,发病率高,症状反复,对患者影响较大。IBS-D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然其疗效不佳,研究IBS-D发病机制将对其治疗至关重要。肠道感染与肠道低度炎症在IBS-D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核转录因子-kappa B(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是诱发肠道慢性炎症的一个重要因素,其参与调控细胞炎症反应及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