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yl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最早提出了“外贸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的思想,在此之后,李嘉图、约翰·穆勒以及D·R·纳克斯、劳尔·普雷毕什在他们的著作、模型中都把对外贸易作为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对外贸易对一国经济增长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是理论研究业已证实的论点,也是我国经济学界普遍认同的观点。近几年,就我国对外贸易对于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这个问题,国内许多学者作了大量的实证研究。 根据日本经济学家小岛清的观点,如果一国的进口GDP增长弹性大于1,则称为顺贸易偏向型增长,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反之,则为贸易的作用在减退。我国自1952年以来,进口GDP增长弹性基本上都是大于1(陈家勤1999),这说明我国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 李文(1997)运用经济增长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由于出口部门的要素生产率高于非出口部门的要素生产率,从而出口增长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拉动作用;贾金全(1998)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衡等式以及其增量衡等式推出外贸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的量化公式,说明了对外贸易对于经济增长的重要意义;彭福伟(1999),张小济(1999)从净出口的角度的实证分析,得出净出口与经济增长并非强度相关的结论;赖明勇等(1998)和尹翔硕等(1997)则通过将国民生产总值分为出口产业部门和非出口产业部门,并通过简单线性回归得出,出口贸易对非出口部门乃至整个经济增长推动作用不强的观点。 而杨全发等(1998)则运用巴拉萨和费德等人建立的模型,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得出出口的增长并不非想象的那样对经济增长起到促进作用;陈家勤(1999)从进出口依存度和进口GDP增长弹性分析,得出我国进口的增长对GDP增长中发挥了较大的作用;从出口与GDP增长的相关性分析以及出口增长率与GDP增长率的相关性分析中,得出在长期来看,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主要是通过其自身的迅速扩张实现的;等等。 众多学者对于进口还是出口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更大这个问题,褒贬不一观点各异,也都通过一定的理论和实证分析验证了各自的观点,但是笔者认为上述分析和研究中有以下几个问题值得讨论:第一,基于国民经济支出模型的实中国对外资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证分析方法具有一定的偏颇性,只简单的把进口当作国内生产总值(GDP)的一个减量,或者根本没有考虑进口的因素而建立的模型,显然有悖于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因而模型在体系上缺乏科学性和完善性。第二,仅通过进出口依存度和进口GDP增长弹性,其实只是在定性上而非定量上对进出口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进行验证,在逻辑上并不严密,因此并不能充分揭示进出口对于经济增长的真正意义。第三,对进出口和GDP进行简单的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并不恰当.这是因为进、出口和GDP这三个变量均为非平稳序列,对非平稳序列进行线性回归分析本身在计量方法上就存在虚假回归的问题,从而导致回归模型的结果毫无解释意义。另外,由于三个变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协整关系,因此用简单线性及简单差分变量建立的模型并不能准确估计原非平稳变量之间的长期关系。 那么在对外贸易的两个方面—出口和进口究竟哪一个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更大一些呢?这也成为本文研究的重点。 第一章,主要是经济增长和对外贸易的理论概述,包括经济增长的代表性理论以及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经济增长的代表性理论,本文主要论述了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哈罗德—多马模型、索洛的新古典增长模型和对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对外贸易理论,本文主要论述了比较成本说、要素察赋说和发动机学说。这些成为本论文第二、三、四章的理论基础。 第二章,主要分析了中国对外贸易的现状。第一节是中国对外贸易与经济运行的相关性分析,包括中国对外贸易与经济运行的轨迹分析,中国贸易依存度分析以及对外贸易的弹性分析三个部分。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外贸易和GDP同步增长,相关性高;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逐年提高,1980年仅为12%,2002年高达47%;1981~2002年的22年间,有14年进口的GDP增长弹性大于1,进口的GDP增长弹性大于1的年份也有14年,但是从长期来看,出口和进口到底嘟个因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更重要,弹性分析法显然不能给出令人满意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分析了中国贸易商品的结构以及在中国对外贸易中举足轻重的加工贸易问题。 第三章,主要利用协整分析和格兰杰检验对我国出口、进口和经济增长三个因素进行实证分析。首先,本文进行了该领域的文献综述,并指出相关研究中国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的不足处。其次,本文介绍了协整理论,这是本部分的经济计量基础。再次,本文借助Evie”3.1统计软件,进行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格兰杰检验和冲击分解。最后,通过实证分析本文得出在对外贸易的各方面因素中,进口增长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而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却不很显著的结论,并对该计量结论进行了经济学分析。 第四章,主要是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选择。首先,本文强调了正确选择
其他文献
论文对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进行了探讨,共包括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导言,简要说明本文的写作背景、国内外相关问题的研究情况以及本文研究的目的与理论、现实意义。
针对我国汇率和利率制度的特殊安排,本文首先建立一般均衡理论模型以体现我国特定的经济结构。我们证明,在外生变量的约束下,我国存在一个产出、价格、货币供给、出口和进口
目的 :通过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对比 ,对胶体金免疫渗透试验 (GIA)定量检测D -dimer进行评价。方法 :同时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胶体金免疫渗透试验测定血浆D -dimer含
阐述汽车产品轻量化设计的一般思路,通过参数优化软件ISIGHT耦合CATIA和ABAQUS来实现对各类汽车零部件的轻量化设计。对轻量化过程中的精确建模、搭建优化平台进行详细说明。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为后人留下了璀璨的古代文明,中国古典家具在其中拥有非常辉煌的地位,其主要代表就是明清时期的家具精品,无论在艺术风格还是在文化底
绩效管理系统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近年来,随着绩效管理思想在中国日益广泛的传播,绩效管理也越来越受到企业家们的重视。许多企业为了尽快建立、完善
就象家电、电脑一样,手机行业在我国逐渐进入成熟期,这将意味着其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因此,进行行业分析,指导实践是非常重要的。本文站在战略管理的前沿,从国产手机行业的角度
目的:探讨角膜前表面波前像差随年龄的变化。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使用Pentacam(Oculus,Germany)对90例180眼(从20~79岁分为6组,每组30眼,球镜-3.0~+3.0D,角膜散光<2.0D)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