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息显微成像中像差校正算法与技术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junming123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字全息显微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成像技术,是一种用于获取定量相位图像的无损、无标记、准确和近实时的干涉测量技术。到目前为止,数字全息显微术已被应用于细胞生物学分析、微结构测量、粒子跟踪、微流控计量学和神经科学等领域。在数字全息显微测量中,为了提高测量的空间分辨率,不可避免地使用了显微物镜进行图像的放大,而显微物镜的对准误差和包括显微物镜在内的所有光学元件本身的缺陷等都会导致测量结果中存在像差。因此,像差补偿和校正是数字全息显微测量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研究者们已经提出了许多像差补偿和校正的方法,基于其实现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物理方法和数值方法两类。目前的像差补偿方法存在各自的限制和不足,例如二次曝光法等需要多次测量的方法对测量环境和系统稳定性要求较高,即方法本身鲁棒性低;典型的基于圆域下Zernike多项式拟合的方法,在对异形孔径数据拟合时存在由多项式正交性受损引入的拟合误差;要求分离被测样品和背景的校正补偿方法需要利用背景区域的相位进行像差的校正,限制了测量对象只能是形状相对简单且在视场中空间占比较小的样品;所有基于多项式拟合、参数优化或者迭代的方法都要求比较高的计算时间,无法适用于高实时性的应用场景。总而言之,目前的像差补偿方法主要存在鲁棒性低、异形孔径拟合误差、难以校正补偿全口径复杂样品、补偿方法消耗时间长等方面的问题。因此,需根据测量方法和测量目标的不同而选取最合适的像差校正方式,或者提出新的像差校正方法。基于目前没有通用的像差校正方法这一现状,本文围绕数字全息显微成像中的像差校正方法展开研究,探索了高鲁棒性快速校正、异形孔径高精度校正、全口径复杂样品校正、和实时性校正等多种不同测量情况和测量需求下的像差校正方法。针对目前全息显微成像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适用性更高的像差校正方法,填补了目前像差校正方法中的技术空白,系统地解决了背景像差对数字全息显微成像测量的影响,为实际应用中的像差校正方法选取提供了新的理论参考。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和研究成果如下:(1)提出了一种基于干涉图延拓的离轴全息像差补偿方法。通过基于角点检测的背景识别方法分离全息图中的被测物与背景条纹。然后用基于傅里叶变换的干涉图延拓方法对单幅全息图的背景条纹进行延拓,得到一幅仅包含系统背景像差的全息图。最后对两幅全息图进行同样的相位提取算法和相位相减来实现像差的补偿。区别于二次曝光法,本文所提方法是通过数值计算的方式得到背景全息图,不需要第二次的全息图采集,避免了两次采集之间的光源抖动、系统中光学元件位移或者震动等因素引入的误差,具有较高的测量鲁棒性,但受限于对背景识别的需求和目前背景识别算法的能力而仅适用于形状简单背景分明的样品的测量。(2)提出了一种基于异形孔径正交多项式拟合的数字全息显微术高阶像差自动补偿方法。通过基于角点检测的背景识别方法获得背景相位的孔径形状,并推导在此不规则的孔径下仍保持正交性的特定多项式。再通过系数转换矩阵,将基于此多项式的拟合得到的展开系数转换为单位圆孔径下Zernike多项式的展开系数。最后,计算像差掩模进行像差补偿,从而避免了圆域Zernike多项式在异形孔径相位拟合中的误差,实现了异形孔径下低阶与高阶像差的高精度补偿。方法突破了传统多项式拟合方法对于孔径形状的限制,可根据当前实际测量中需拟合的背景孔径形状,自动地推导保持正交性的多项式并实现像差拟合,提高了实际测量中的像差补偿精度,可用于不规则数据孔径情况的测量。(3)提出了一种基于顺序移位和Chebyshev多项式拟合的像差绝对检测方法。方法将传统光学面形检测中的绝对检测方法引入数字全息显微成像的相位像差补偿中。通过对样品进行两次特定的位移,实现了被测物相位和系统像差的分离。然后,基于不同位置处测量的像差之间的关系,用Chebyshev多项式拟合计算出像差相位,实现像差的补偿。本文所提方法,突破了传统的基于多项式拟合的方法对于背景识别算法的依赖性,消除了要求被测样品空间占比小的限制,且其使用了视场中所有数据而不是仅对背景相位数据进行拟合,保留了数据的完整性,即有效地保护了相位图像中被测样品的中高频细节信息,适用于全口径复杂样品校正。(4)提出了一种基于差分和积分的目标物相位提取方法。通过1-2次的样品位移,分离了被测样品相位和系统像差。然后,基于简单的减法得到被测样品相位在对应位移方向上的差分。最后,进行简单的积分实现被测样品真实相位的提取重建。所提方法对数据的处理过程仅用到简单的差分和积分,避免了复杂而耗时的多项式拟合和优化迭代方法导致的极端计算成本问题,从而能够以一种近乎实时的速度实现被测物的真实相位提取,适用于需要实时性定量测量的情况。
其他文献
<正>为依法惩治妨害国(边)境管理违法犯罪活动,切实维护国(边)境管理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妨害国(边)境管理刑事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2]17号,以下简称《解释》)等有关规定,结合执法、司法实践,制定本意见。
期刊
小净距交叉隧道的施工顺序问题一直未有定论。结合重庆铁路枢纽东环线磨心坡隧道和柿子坪隧道超小净距交叉段工程,通过数值模拟计算,对隧道衬砌结构的位移和内力响应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不同的施工顺序对先、后行隧道结构的位移和内力影响均有较大影响,且上层隧道所受影响更为显著;2)近接交叉隧道施工时,结构响应会表现出强烈的空间相对性,即两隧道结构的净距越小,相互影响越大,后行隧道位于先行隧道的某侧,则对
针对目前中职语文学科学业评价改革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问题根源,并从“核心素养”角度提出解决思路,从而明确中职语文学业评价改革的发展方向,开展新一轮基于核心素养的中职语文学业评价改革的探究与实践,逐步形成“发展导向、素养统领、情景任务”的改革理念,为中职语文新课标的落地实施打下基础。
芯片表面形貌是芯片封装质量的重要参考。当前芯片封装纵横比增大、引线集成度增加,使芯片封装表面形貌测量变得困难。数字全息技术具有无接触、无标记、高分辨率以及实时测量等优势,本文以数字全息显微技术为核心进行芯片封装表面形貌的快速准确测量研究。本文对芯片封装技术进行了调研,阐述了数字全息显微技术和双波长数字全息技术的发展现状,分析了数字全息的几种重建算法,简述了测试样品相位的矫正。针对芯片封装样品表面结
辽金政治体制具有鲜明的贵族政治特色。辽金荐举制度及其运行,反映了皇权与贵族政治的关系,体现了辽金政治体制的共同性与差异性。辽朝实行南北两面官制度,铨选制度不够健全,荐举缺乏制度性规范,带有浓厚的贵族政治色彩。契丹贵族通过荐举培植个人和宗族的势力,严重威胁皇权。金朝的政治体制改革比较彻底,荐举带有更多皇权政治和官僚政治色彩,制度比较规范,是严密的铨选制度的组成部分,主要为朝廷延揽人才服务,虽然有各种
新会计制度的实施,促进完善了事业单位的综合财务报告机制,有助于规避资产虚增等风险,强化资金预算管理,是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优化调整的重要机遇。为适应新会计制度的实施,需要对传统的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进行调整,以促进事业单位的发展。基于此,分析新会计制度实施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和财务会计产生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优化建议,以期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兼职作为古代职官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于宋代甚为盛行,其是由政治氛围、治国原则、管理效益和附加效果等多方面综合因素造成的。首先,宋代“回向三代”和“官无定员”的政治氛围为兼职的运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制度温床;其次,宋代君臣受“分权制衡”和“互相维制”治国原则影响,在选择路径时,往往倾向于将兼职运用于政务管理;再次,官员兼职可以实现“合并事权”和“省员节流”的管理效益;最后,受“权力扩张”“职能增加”附
全息术因其捕获成像目标的振幅和相位的能力,仅需一次记录即可获取物体的三维信息。其将成像目标的三维信息压缩至二维的全息记录过程,可以看作是成像目标信号的压缩。然而,使用单次记录捕获的二维全息图来恢复成像目标的三维信息是一个不适定问题。压缩感知能够从低维信息重建高维信息,可以有效的解决不适定问题。基于压缩感知的数字全息术,即压缩全息术,利用物理传播模型和稀疏正则化条件构建压缩感知模型,解决了全息成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