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力霉素和五氯酚复合污染土壤中微生物降解机制研究

来源 :华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ru00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兽用抗生素与有机氯农药在土壤环境中广泛存在,一直是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但二者在土壤中互作的效应目前还鲜有报道。本文以强力霉素(Doxycycline,DOX)和五氯酚(Pentachlorophenol,PCP)为目标物,研究兽用抗生素与有机氯农药共存时对其降解效率的影响,并通过土壤微生数量、群落结构以及主要的功能微生物活性的研究,揭示土壤兽用抗生素与有机氯农药互作的微生物学机制。为提出兽用抗生素与有机氯农药复合污染的治理方案,提供理论基础与数据支撑。本论文设3个DOX浓度(0、4.8和12.8mg/kg),3个PCP浓度(0、6.4、10.7mg/kg)。共10个处理,空白土壤组(CK)、空白土壤+空白猪粪组(A0)、低DOX组(A1)、低DOX低PCP组(A1B1)、低DOX高PCP组(A1B2)、高DOX组(A2)、高DOX低PCP组(A2B1)、高DOX高PCP组(A2B2)、低PCP组(B1)、高PCP组(B2),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分别于0、1、3、5、8、13、18、24、45天采样,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定量PCR、16s r RNA测序技术等,检测土壤中强力霉素浓度、五氯酚浓度、基本理化性质、土壤细菌数量、四环素类耐药基因含量、细菌群落结构及酶活等,研究PCP对DOX以及DOX对PCP降解的影响及微生物学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当初始DOX浓度为4.8mg/kg,A1、A1B1和A1B2组DOX降解半衰期分别为20.92d、21.41d和23.97d,高初始PCP浓度会显著抑制DOX的降解(P<0.05);当初始DOX浓度为12.8mg/kg,A2、A2B1和A2B2组DOX降解半衰期分别为23.64d、24.74d和27.41d,高初始PCP浓度同样会显著抑制DOX的降解(P<0.05)。(2)高浓度PCP残留会显著抑制细菌数量和脲酶活性(P<0.05),降低紫单胞菌科(Porphyromonadaceae)和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增加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和芽孢杆菌(Bacillaceae)的相对丰度。(3)当强力霉素浓度为4.8mg/kg时,高初始PCP浓度显著降低tet A、tet M、tet Q和tet X的含量,低初始PCP浓度显著降低tet Q含量(P<0.05)。PCP残留对土壤p H、电导率、总氮、有机质、微生物碳氮影响不显著(P>0.05)。(4)当初始PCP浓度为6.4mg/kg,B1、A1B1和A2B1组的PCP降解半衰期为11.03d、11.41d和13.61d,高浓度DOX残留会显著抑制土壤PCP的降解(P<0.05);当初始PCP浓度为10.7mg/kg,B2、A1B2和A2B2组PCP降解半衰期为12.07d、11.46d和14.11d,高浓度DOX残留同样会显著抑制土壤PCP的降解(P<0.05)。(5)DOX残留显著增加土壤细菌数量以及脲酶、过氧化氢酶活性(P<0.05),提高p H、电导率以及总氮、有机质和微生物碳氮含量(P<0.05),高浓度强力霉素残留降低土壤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和芽孢杆菌属(Bacillaceae)的相对丰度。综上所述,在本实验条件下,高初始PCP浓度可能是通过抑制细菌数量,改变微生物群落和活性来抑制强力霉素的微生物降解,同时耐药基因数量也相应下降;高初始DOX浓度可能是通过改变微生物群落结构来抑制五氯酚的微生物降解过程。
其他文献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交网站和电子商务等平台给人民带来了极大便利,同时网络用户可以随时随地的在这些平台上进行评论文本信息的发布、分享与更新。这些非结构化的文本具有情感极性,获取这些文本中的情感极性可用于产品评论,公众意见分析等任务。依靠人工对这些海量文本信息进行处理是不现实,所以要借助计算机快速、准确的获取文本情感极性。神经网络在近些年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通过非线性的分层的网络结构来逼
数据并行系统中应用程序的爆炸式增长,以及对任务处理和数据分析的日益增长的高效需求,使得数据并行系统在处理具有高实时性需求的I/O密集型数据集时承受着较大的内存压力。低效的缓存策略会严重降低资源的利用率影响系统性能。通常情况下,对于需要大量内存计算的数据流任务,如何实现高效的缓存管理是权衡性能和内存开销的主要措施。近些年,设计出恰当的缓存管理策略以平衡工作负载,缓解传输瓶颈,减少内存资源消耗是内存计
干旱由于发生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影响人口多、造成的经济损失大等特点成为我国乃至全球最重要的自然灾害之一。本研究使用观测资料、再分析资料和数值模拟,研究中国西南地
我国钢铁流程余热资源丰富,但利用率相对较低。近年来各种余热回收技术的应用起到了良好的节能降耗效果,但目前炼钢连铸过程容器表面余热尚无法利用。本文采用热电转换技术对
氟硅聚合物既具有有机硅的耐热性、耐寒性等性能,又具有机氟材料的耐油、耐溶剂、低表面能等性能,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电子、纺织建筑等诸多领域。近年来,新型含全氟环
免疫层析法(Immunochromatographic assay,ICA)是一种适合实时和现场检测的快速检测技术,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检测快速、价格低廉等优点,无需任何仪器设备和专业技术人员,而
本研究在粳稻品种沈农9816(SN9816)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的突变体库中筛选到一个叶片表型稳定的斑马叶突变体l139。利用籼稻品种Kasalath与l139做杂交,构建F_2群体进行遗传分析和基因的定位,并对突变体l139和野生型沈农9816的农艺性状、叶绿素含量、光合能力、超微结构和部分基因表达做了测定和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l139从苗期到分蘖期表现为黄绿相
天然构造变形材料(岩石)组成成分往往十分多样、结构上具有多尺度特征。从变形岩石整体上(大尺度)看,许多形状不同以及流变强度不同的次级元素构成了岩石。构造地质学研究的一个关键的目的主要是通过实际观察的变形构造来揭示宏观区域变形的流变场。自然界的高应变岩石中普遍存在着流变场分配的现象。众多研究学者在传统的基于固体连续变形机制理论的变形分析中,经常忽视流变场的分配问题,因此在流变场如何分配的问题上一直缺
随着交通一体化的逐渐发展,轨道交通逐步成为解决城市公共交通问题的首要选择。作为主流车体结构之一的不锈钢车体,其生产制造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基于轻量化的设计思想,不锈钢车体多采用薄板焊接结构,电阻点焊是其主要的焊接方法。电阻点焊过程电流大、时间短,易产生飞溅、虚焊等缺陷,同时,点焊熔核的生长处于封闭空间,无法直接观测,给焊接质量控制造成较大困难。因此,高效、准确的点焊质量评估技术对于获得合格焊点、保
近些年来杀扑磷对水体的污染已引起人们的关注。杀扑磷是一种较理想的杀介壳虫药剂,毒性强,效果好,可以用于防治大多数农作物上的蚧壳虫等害虫。因它在农产品,水体等中不易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