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朝的陈郡谢氏与文学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r_a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文化的角度研究文学,把文学还原到它所产生的文化系统中,是一种从宏观上把握文学的行之有效的思路。如果在文化的关照下研究魏晋南北朝文学,则文学必然与两个因素密不可分,即:地域、家族,因为这一时期的文化受地域、家族的深刻影响。以往对六朝文学多侧重从家族文化的角度进行研究,本文深受戴伟华教授“地域——家族”研究方法的启示,试图把对文学的研究放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地域文化、家族文化的背景中来进行。笔者选取了魏晋南朝时期的陈郡谢氏为研究对象,以陈郡谢氏在陈郡文化关照下所形成的家学、门风为起点,结合陈郡谢氏在南朝的迁播、发展,分析地域文化与家族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在此基础上,分析家族文化、地域文化对文学的影响。全文分五部分展开,第一部分,首先界定本文的“陈郡”所辖区域;其次,对陈郡所隶属的陈楚文化从远古到南北朝时期的历史走向进行分析,笔者结合《陈风》,对陈地既有重实际、尚思辩的北方文化传统,又有重想象、尚浪漫的南方文化传统进行了阐析。第二部分,首先,根据现有的史料和史书记载分析了陈郡谢氏的家族起源。其次,对魏晋南北朝谢氏家族的发展和迁播进行了详细分析。第三部分,重点分析谢氏的家学门风及其创作。谢氏家族处于时代风云中,有着世家大族的共性。同时,它也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家族传统,大致表现在三个方面:玄学传统;仕与隐的结合;山水情结。而谢家的山水情结是家族山水文学兴盛的直接动因。第四部分,谢氏与山水诗,首先分析谢灵运之前的谢家山水诗创作情况。其次重点论述谢灵运对山水诗的贡献,比较分析谢胱和谢灵运的山水诗创作,及小谢对大谢山水诗创作的继承和发展。第五部分,谢氏与文赋。重点以谢灵运、谢惠连、谢庄的创作为为例,分析谢氏辞赋由体物转向抒情,谢氏文章较诗赋而言数量较少,反映了谢氏不尚理性较强的文,故其在审美上重视抒情性的诗赋,轻视致用性文章。这恰恰也是其“重情轻礼”的价值观的体现。论文前三部分为面上研究,后两部分部分为家族文学代表的个案研究。
其他文献
花楸(Sorbus pohuashanensis)是我国北方珍贵的具有很高观赏价值和重要经济价值的蔷薇科小乔木树种。本文对花楸种子生物学和体细胞胚发生体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
<正>在新课标人教版教材选修3-2"描述交变电流的物理量"一节中,关于"交变电流的有效值"教材中做了3点阐述:①安排了一个关于如图1所示的交流电的有效值的计算的"思考与讨论";
我国是一个农民占主体的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因而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我国历届政府也都把“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点。中国的“三农”问题最重要的是农民问题。尽
本文以清末民国的闽西为研究中心,用历史人类学的方法分析与探讨了乡镇墟市与民间信仰问题。认为:1、闽西乡镇墟市的民间信仰构成之所以千差万别,丰富程度相距甚远,是墟市规模大
自由主义是美国政治文化的基础,历来一直被视为美国最具代表性的思想。自由主义塑源于欧洲,在美国经过实用主义的改造后,逐渐形成了自由、民主、人权等价值原则。自由主义进入外
冷战结束后,美国在世界政治格局中,其巨无霸的地位更为突出。因而美国的外交政策也格外引人注目,特别是其所实行的“双重标准”外交政策对世界造成巨大的影响而更加引起关注。美
出现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哥特文学风格,是浪漫主义中的一支。它的出现与当时的工业革命背景及其导致的一系列社会变化和波动有着重要的联系。此类小说中擅长描写超自然现象,以
本论文受到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No.02BJY041)资助。在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作为知识载体的知识型员工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首要源泉,因而成为各企业争夺的对象,这就为知
本文从安全生产的角度论述了完善工伤保险制度的重要意义,分析了目前工伤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借鉴发达国家工伤保险制度的立法经验,结合自身多年的安全管理工作实践经验,对完善工
为研制一种促进皮肤损伤愈合的药物,本实验以玉米幼芽提取物(Extracts of maize plumule,EMP)为主要成分,制备了EMP凝胶,并对该凝胶的质量控制标准、稳定性、安全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