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文翻译策略的中国传统文化外宣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c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文化多元共生的今天,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已成为我国文化软实力构建的迫切需要。作为文化外宣的重要手段之一,我国的文学译介工程近年来受到政府的密切关注与大力支持,取得了一些成就,但宣传效果仍然不尽人意,文学作品的译入与译出严重失衡。且到现今为止,凡是能在欧美获奖的中国文学、电影等艺术作品,大都是描写中国近代社会黑暗的一面,说到底都是西方社会愿意接受的一个面而已,很失偏颇(须军、许慈惠,2015:22)。因此,如何通过文学译介向世界展示真实的中国已成为文学译介工作者们亟待解决的问题。国内诸多学者从各个方面对我国的文学译介工程展开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众多影响因素中,翻译质量直接关乎译介效果。鉴于此,本文以互文性理论为指导,采取定性的研究方法,通过整合前人对互文性与关联理论的研究,提出了新的分析模式,并以林语堂的译著为研究对象,从关联理论的角度分析了互文的翻译策略对文化传播的促进作用,以期为文学译介研究提供一些可鉴之处。互文性是指,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文本是独立存在的,其中总会以各种形式映射出其它文本的痕迹,所有文本都与其它文本相互参照,彼此关联。而翻译活动涉及两种不同的语言、文化、历史、社会风俗等的交流,译本中融合了作者与译者的声音,且译语文本是在原语文本的基础上派生出的互文本,因此从互文性的角度出发进行研究,对翻译活动的开展有指导作用。互文性通常被分为广义互文性与狭义互文性,前者指宏观层面的文化、风格、体裁等形式的相互映射,后者指微观层面的文字的相互参照。因此,本文将对林语堂译著中的广义互文性与狭义互文性进行详细的探讨,并深入分析互文的翻译手法与文化传播的关系。林语堂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且他的很多英文作品曾在上个世纪风靡西方,所以本文以其译著为研究对象,挖掘其对当今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积极意义。本文旨在回答以下三个研究问题:1)林语堂的英文作品中涉及的互文翻译策略有哪些表现形式?2)林语堂的翻译作品中为什么要使用互文的翻译策略?3)互文翻译策略的使用如何能够促进文化的外宣?基于这些研究问题,本文基于前人对互文性、关联理论及翻译的研究,整合出一个新的分析模式。根据这个分析模式,文章首先从广义互文性与狭义互文性两个方面出发,对林语堂译著中互文翻译的表现形式进行分类,然后找出其中的关联因素,最后分析互文翻译策略中的关联因素对文化传播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受到两种不同语言、文化的影响,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会不自觉地使用互文翻译策略,这种翻译策略的具体表现形式分为广义互文性与狭义互文性。而读者对异域文化的认识则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该文化信息与读者所处的文化体系之间的关联,关联程度越大,该文化信息越易于被读者理解和接受。因而译者使用互文的翻译策略,是为了使源文本作者的交际意图与译语读者的阅读期待达到最佳关联。而读者在这种最佳关联下能够最大程度地通过译文获得源文本的表层文字信息与深层文化含义,从而使文化传播达到最理想的效果。因此,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要对互文翻译策略的使用加以关注,以更好地推动文化的外宣与交流。
其他文献
新形势下的金融凭证诈骗犯罪越来越普遍,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段更加复杂、更加隐蔽、更加专业。为了应对新形势下的金融凭证诈骗犯罪,传统的侦查方法不能更好地服务于侦查工作。
文章针对机电安装工程的特点,提出BIM技术与FRID技术相结合应用于机电安装工程能够更好地实现精细化管理。并归纳出两种技术在机电安装工程中的应用点:施工模拟与跟踪、进度纠
选择了12项根系旱性形态结构指标对20种不同品种苜蓿于开花期,应用方差分析,变异系数和变量聚类等方法研究了苜蓿旱性根系形态指标参数,筛选出了3项反映苜蓿基于根系形态结构的
利用氯乙酸法生产工业级甘氨酸时,固液分离设备在对甘氨酸和氯化铵的醇析混合液进行分离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本文主要论述了不同类型固液分离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其
以锡林郭勒盟典型草原天然牧草为青贮原料,在青贮其他条件一致的情况下,试验就草捆密度设计了4个处理,分别为(密度200~250kg/m3、密度250~300kg/m3、密度300~350kg/m3、密度3
结晶工序是多数产品生产工艺流程中的关键单元操作。结晶器作为结晶工艺技术实现的载体,近几十年在理论研究、高新技术的应用及制造工艺方面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这对实现化工
作为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剧作家和诗人,莎士比亚从生活出发,用笔尖为世界文学挥洒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莎士比亚戏剧传入世界各国,影响了千千万万位文人墨客,对各国戏剧、诗歌
追求卓越是组织的永恒目标,六西格玛方法提供了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本文从六西格玛理论入手,重点阐述了六西格玛项目实施方法和实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