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似芪类木脂素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liu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木脂素类化合物具有抗肿瘤、抗病毒、调节免疫、延缓衰老等效用,并在农业生产上应用广泛,由于结构简单,生物活性多样,且毒副作用低,其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其合成通常采用苯乙烯类衍生物之间C-C键的二聚反应来实现,目前为止,主流催化体系为过渡金属及其混合物(如Pd、Ni等),但存在价格昂贵,催化剂回收技术不成熟,毒性巨大、后处理复杂等缺点,因此本文设计研究一种新型催化体系,通过发现烷基苯基亚磷酸酯的良好催化性能,从而避免过渡金属的使用,以寻求构建一种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型的化学反应模式。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   ⑴开展了以α-细辛脑为底物的二聚模型探究反应。通过对催化剂的选择、催化剂的用量、反应温度、分子氧的影响及溶剂等5个因素的考察,建立了一种以苯基丁基亚磷酸酯/盐酸为主催化物,反应温度为30℃,反应时间为2小时,苯基丁基亚磷酸酯与底物的摩尔量比为2:1的无溶剂敞开体系作为苯乙烯衍生物系列自身二聚反应的新型催化体系。该催化体系的最大亮点在于以较简便的反应条件获得较高的收率。通过选择若干不同溶剂进行对比实验发现,当有溶剂存在时,收率较低且产率不稳定,最高的为使用DMSO时所得的82%,而在无溶剂存在时收率却可高达95%,且平行性较好。   ⑵开展了在新型催化体系下的底物适合范围的筛选工作,以期通过分析构效关系,进一步探索该类二聚反应的影响因素及反应机理。第三章中,在本实验室已有相关苯乙烯类衍生物合成经验的基础上,一共合成了5个苯乙烯类衍生物和两个苯丙烯类衍生物52a~52g,并最终选定9种取代基种类、数量或位置不同的底物,进行其在新型催化体系下自身的二聚反应,得到7种二聚产物53a~53g,产物结构均已通过核磁氢谱及质谱确认。结果发现当底物含富电子取代基团时,其产物收率高达95%,而当底物(52h)含硝基等吸电子基团时,几乎监测不到反应产物的生成。   ⑶将所合成的部分目标化合物进行了生物抗癌活性研究,以探索产物与抗癌活性间的构效关系。采用MTT法对5个二聚产物(53a~53d和53g)进行了体外细胞活性测试,供试瘤株为人子宫颈癌细胞(Hela)、人乳腺癌细胞(MCF-7)、人肝癌细胞(Bel-7402)、人肺癌细胞(A549),测试结果显示5个化合物对癌细胞均有一定的抑制生长活性作用,且以Bel-7402效果最为显著(IC50(μg/mL)范围在18.90~101.40之间)。据数据显示,甲氧基数量越多,产物抗癌活性越高,且当取代基种类与数目相同时,其位置离主链越远,抗癌活性越高,但对Hela细胞的作用效果均不在上述规律之列。随后单独对人体正常肝细胞(LO2)进行了细胞毒活性的测试,发现5个新木脂素类化合物对LO2也具有一定的毒作用,尤以53a最甚。   ⑷经过系统研究,开发出了一种新型的苯乙烯类衍生物的催化体系—烷基苯基亚磷酸酯在酸性条件下的催化体系,这种体系可有效地催化苯乙烯类化合物自身的二聚反应,收率在68%~95%之间,并且经生物活性测试,所合成的新木脂素类化合物均具有良好的抗癌活性。
其他文献
本文阐述了离子色谱的发展历程及研究现状,并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总结了目前国内外对离子色谱在分析方法研究方面上的成果。近年来,食品药物安全成为人们最关注问题之一,已是相关
铂族金属由于具有熔点高,导电性、耐蚀性和高温稳定性好,高的高温强度和抗高温蠕变能力等优点被誉为现代工业的“维生素”和“现代新金属”。其中,钯更是航天、航空、航海、
纳米银具有体积效应、表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在抗菌、医药、光学、催化、超导电子学及数据存储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受到科研人员的极大关注。纳米
当年在设计佛光山的净土洞窟时,我将入口处的三个门,左右两边的门都封起来,中间的门做得很低矮,用意是希望所有进到净土洞窟的人,必须要把头低下来才能走进去,即是告诉大家,要能求得身心的清净无染、清澈无垢,就应该低头弯腰,虚怀若谷。  哲人明白谦卑道理而感叹:“宇宙有多高?只有五尺高。”我们六尺之躯的人,要在五尺高的宇宙里生存,就必須要低头、谦虚、保持低姿态,因为“满招损,谦受益”,做人无须高傲自大,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