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廓出口综合征的解剖学认识及治疗进展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03031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胸廓出口综合征(Thoracic Outlet Syndrome,TOS)是指臂丛神经和锁骨下动、静脉在胸廓出口处受压而产生的以颈肩痛、手部麻木、肌肉萎缩等一系列症状和体征为主要表现的综合症。Peet(1956)首次伎用了胸廓出口征这个名称;Rob和Standeven(1958)正式单独地把臂从神经血管和锁骨下动静脉在胸廓出口处受压命名为胸廓出口综合征。 在胸廓出口综合征中,以臂丛神经受压多见,血管受压少见;可以单独出现,也可联合出现。在臂丛神经受压中,以横跨第一肋骨的臂丛神经下干受压最易发生,因而临床症状常表现为臂丛神经下干受压型,约占75%,此类胸廓出口综合征称为典型病例。以往一直认为上干型胸廓出口综合征很少见,仅占胸廓出口综合征的4%~10%。其实该病在临床上很常见。认为少见的主要原因是将这类疾病归纳到神经根型颈椎病,这两个病变均是神经根受压,仅仅是受压部位相差数毫米至1~2cm,目前已经认识到前、中斜角肌是TOS形成的重要解剖基础,尤其是近来认识到前、中斜角肌起始部纤维的特点与上干型胸廓出口综合征密切相关。 早在1860年Wilshire就提出了颈肋是压迫臂丛神经的原因;1947年Adson指出引起胸廓出口综合征的因素之一是颈部结构的异常,包括颈段较长、锁骨下动脉升高等因素;1948年Kirgis提出小斜角肌是造成臂丛神经下干受压的因素,以后通过Wright、Roos、Dellon、顾玉东等学者的深入研究,使我们今天对该病有了较全面深刻的认识。目前的一般观点为:对于TOS而言,斜角肌的病变及异常的束带是最常见的直接致病因素。1995年陈德松等在研究颈肩疼痛的解剖基础上,对30具60侧经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尸体小斜角肌、前中斜角肌的起始部进行解剖研究,并对53例胸廓出口综合征手术患者随访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发现小斜角肌的出现率为88.3%,T1神经根或其下干在小斜角肌近段起源的腱性组
其他文献
随着国际商事关系的发展,国际商事争议大量发生,客观上需要相应的争议解决机制,国际商事仲裁已成为现代解决国际商事争议的首选方式。这除了国际商事仲裁具有尊重当事人意思
为了让广大用户可以安全运用网络技术,加强网络安全与硬件维护工作就显得至关重要。本文首先阐述了当前网络存在的主要安全隐患,接着重点探讨了局域网网络安全与硬件维护措施
国际于散货航运市场自2003年以来表现十分强劲,以中国进口铁矿石和日本进口煤炭为核心的海运需求空前高涨,谷物和小宗散货海运贸易也十分活跃,从运力供给看,历史罕见的压港和
“四在农家”是贵州省在“三农”工作中创造的成功做法,也是贵州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张靓丽名片。2013年8月,贵州省出台了《关于深入推进“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活
电力体制改革、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对电网运行、建设的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在这种背景下,电网规划的性质和地位发生了重大变化,面临着新形势带来的诸多问题和挑战。 本文
人本管理,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以人为本”,简单地说,指在管理活动中把人作为管理的核心。人本管理理论的产生经历了科学管理理论阶段、行为科学研究阶段和人本管理理论的提出
教学经验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教育资源,有一定的教育价值,可以为日常教学实践中的教师主体提供行动依据。比如,拥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可以机智的处理复杂多变的教学情境中的
目前,利用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进行情感识别的研究越来越广泛,且逐步趋于成熟,但是其HRV参数均是利用接触式方式得到的。在实际应用中,如在机舱、广场等场合,若想在不打扰被试者正常活动的情况下,利用HRV参数对其进行情感状态的监测,接触式的生理信号采集方式会给被试者带来诸多不便,为此,本文提出使用摄像头拍摄被试者面部视频,从而进行非接触式的心率及HRV等参
通过在煤系高岭土生料粉中掺加硫酸铵增白剂的方法,可降低其煅烧温度(从1 150℃降至1 030℃),并可提高烧成高岭土成品的白度(从78.37提高至82.40),从而提高其合格品的产量(从
本文以制备多孔羟基磷灰石为目的,进行了以下方面的研究:使用浸渍法制各多孔羟基磷灰石,并通过对影响因素的研究改善多孔HA制品的多孔结构和性能;使用溶胶—凝胶法与有机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