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能力本位重症监护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模式的研究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long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目的是了解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现状,分析临床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构建科学实用的重症监护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模式,旨在规范专业型研究生临床实践行为,全面提高临床实践质量,为专业学位护理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和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1.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使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全国10所护理院校的56名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2.在能力本位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根据文献阅读、理论分析、问卷调查、半结构访谈和德尔菲法专家函询的结果,确定重症监护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模式的各级指标。结果1.46.4%的人对临床实践效果不满意;69.6%的学生认为临床带教方式与本科有差别,但差别不大;82.1%的学生觉得临床带教老师不能满足自己的学习需求;带教方法不适用(73.2%)、内容缺乏针对性(69.6%)和时间安排不合理(51.8%)是影响临床实践效果的主要原因;55.4%的学生希望成为护理教育者。2.函询10所三级甲等医院及1所护理学院的15名专家,问卷有效回收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94,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257(χ2=402.73,P<0.01),最终构建的重症监护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模式包括6个一级指标,47个二级指标和112个三级指标。结论1.我国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模式不完善,临床实践效果尚未达到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预期目标,实践科室临床带教不能完全满足研究生的学习需求,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对专业学位的能力素质要求认知不到位。在对重症监护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临床培养时,要注意突出重症监护专科特色,规范并完善临床带教模式,同时加强专业学位的宣传与认知,优化临床护理高层次人才队伍结构。2.本研究采用德尔菲法构建了重症监护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模式,包括6个一级指标,47个二级指标和112个三级指标。函询专家积极性和权威程度较高,各项指标专家意见较为集中,研究结构科学可靠,可以作为重症监护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的参考依据。
其他文献
运用ASP语言开发能够存储数据库信息的网络交流平台,在开发过程中运用Access建立数据库表,采用Dreamweaver设计和修改网页界面,完成了一个聊天室的建立后运用Ajax操作原理实现该
河北省将制定财政奖励补贴办法。按照“以奖代补、资金随项目走”的原则,2013年安排5亿元专项资金支持黄标车治理淘汰工作。
圆竹家具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具有丰富的人文内蕴,然而由于圆竹自身特性,造型和生产等方面受到限制,使圆竹家具难以适应现代人多样化的审美需求和工业化生产要求。笔者结合
山西省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山西小麦生产气候灾害多、发生频繁、受灾面积大的特点。干旱、冻害、干热风是影响山西省小麦生产的三大气候灾害。介绍这3种气候灾害的发生特点和发
科学探究指导能力是指教师为指导探究者进行科学探究活动而应具备的能力。本文采用"德尔菲法"征求了国内教育专家对科学探究指导能力构成要素的看法,然后以此为依据编制了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