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周边下垫面反射率对室外热环境的影响机制研究

来源 :内蒙古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bab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加快实施,科学合理性的规划建设显得尤为重要。而现阶段多处于无序的自发性低水平阶段,缺乏相关成熟的理论支撑与深入研究,不同反射率下垫面对建筑室外热环境及人员活动区的微气候会产生很大影响,农村房屋建筑周边下垫面布局混乱、室外热物理环境差等问题急需解决。基于此,本文采用实验测试的研究方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发展现状以及对呼和浩特周边农村进行走访调研,以下垫面反射率为研究切入点,对农村室外热环境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改善农村热物理环境、提升室外热舒适性提供理论支撑。本文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研究:1、为综合分析下垫面试样反射率规律与影响因素,根据现有曲面试样反射率测量规范与方法,创建一种新型下垫面太阳反射率综合测量装置,可实现不规则表面试样反射率、目标区域下垫面浅层地温场、近地面热环境以及小气候物理环境的综合监测。通过测量得出参考板反射率,结果表明:参考板测量结果与ASTM-E1918-16标准结果误差在0-0.04之间,验证了测试方法与参考板的可靠性与准确性。2、为准确量化下垫面覆盖率及孔隙率两特征参数,采用传统的MATLAB图像处理方法进行直方图二值化等运算处理,引入五种梯度算子边缘检测,用于进一步精细化边缘识别。根据相关性与标准差验证,并结合形态学闭合运算图边缘对比,发现:Canny算子对于草地下垫面图像检测最优,对于砂石下垫面、砖质下垫面、草嵌砖下垫面孔隙率与覆盖率边缘检测识别更为精准的是Canny算子、Roberts算子与Canny算子。3、为量化农村不同反射率下垫面的太阳辐射吸收能力,揭示不同下垫面反射率的波动规律,基于ASTM标准实验平台,扩展研发出适用于呼和浩特农村典型下垫面现场反射率综合测量装置与方法,并进行室外现场分组实验,依次监测了草地、砂石、砖质、草嵌砖四种典型农村下垫面。为揭示下垫面反射率波动受特征参数的影响关系,通过精准化边缘检测识别,梯度量化每组下垫面特征参数并连续性观测反射率波动。四种下垫面反射率稳定波动区段都在11:00-15:00之间,其他时间段规律不明显。此时的太阳高度角达到峰值前后,能够更好的揭示下垫面的降温能力及造成的热环境差异。实验分析发现:草地下垫面覆盖率提高0.6,反射率降低0.0290;砂石下垫面孔隙率提高0.0482,反射率降低0.0420;砖质下垫面孔隙率提高0.1936,光谱色由浅变深,反射率降低0.0477;草嵌砖下垫面作为反射率特征规律对比试样不作特征参数分组实验。草地覆盖空间与多孔结构间的增加提高了多重反射效应,导致更多的太阳辐射被消耗于表面结构,同时偏深的下垫面光谱颜色会吸收更多的太阳辐射,故反射率降低。4、为研究下垫面反射率变化造成的室外热环境差异,通过监测目标下垫面与裸地下垫面浅层地温场以及近地面热成像阵列图进行关联性分析。研究发现,使近地面温度降低的能力上:草地>草嵌砖>砖质>砂石。对于草地绿化型下垫面,提高草地覆盖率伴随着反射率的降低,反射出更少的太阳辐射但能有效降低近地面温度,与垫面光谱颜色变浅、水分子含量增多有关;对于砂石与砖质硬化型下垫面,提高表面孔隙率伴随着反射率的降低,但降低近地面温度的能力差异不大,与孔隙结构与形状多样使多重反射不规则变化有关,光谱色偏浅也有降低近地面温度的能力,但反射率偏高会引起眩光刺眼现象。综合考虑下垫面冷热均匀性、反射率与热环境关系,合理运用高反射率硬化型下垫面并合理增加低反射率绿化型下垫面将有助于提高室外热舒适性。
其他文献
在我国西北地区有大面积的沙漠,如果合理利用风积沙不仅可以遏制沙漠化进程,还可以减少基础设施和房屋建设中对河砂的依赖,进而降低实际工程成本。为推动风积沙资源在钢管混凝土结构中的应用,本文提出方钢管风积沙混凝土柱。通过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和对比分析,研究了4个方钢管风积沙混凝土柱试件的地震损伤性能,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试件的恢复力模型和损伤模型;此外,利用有限元模拟软件ABAQUS对方钢管风积沙混凝土柱试件
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促成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传统金属结构材料的性能已难以满足现代工业商品的需求,因此亟待需要提高材料的强度、塑性、轻量化以及耐腐蚀、耐磨损等性能。铝合金作为广泛使用的轻质合金之一,越来越受到科研工作者和社会需求的青睐。因此,本文在典型耐磨材料Al-8%Cr合金中添加合金元素硅和稀土铈,通过改变合金的冷却速度,研究冷却速度、合金元素硅和稀土铈对材料组织和耐磨性能的影响规律。探寻冷却速度
硫磺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化工产品和化工原料,其主要源于石油脱硫工艺而产生的副产物。随着世界工业的发展以及炼油装置能力的不断提升,世界硫磺产量将进一步的增长,如今国际硫磺市场已经进入供过于求的状态。将硫磺作为一种环保的热塑性材料代替水泥作为建筑材料的胶结材料便有着很多优势和潜力。本文研究了硫基材料硬化浆体的改性试验、硫基材料硬化浆体与既有水泥砂浆的粘结性和硫基材料硬化浆体宏微观性能,并分析了不同硫磺掺量
随着我国义务教育全面实现,教育资源逐步均衡,小学在校人数不断增长,小学教学楼建筑的数量和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为满足当今的教育需求,我国小学教学楼建筑中功能日益复杂。其建筑空间功能丰富、交通复杂、人群密集,这些特征均为公共空间的安全性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大量的儿童被限制在相对有限的空间中,身心尚未发育成熟的儿童在紧急状况下,疏散过程中容易发生大规模的伤亡。同时疏散楼梯最为疏散过程中的“瓶颈”,由于其结构
东北黑土土质坚硬、级配良好、压缩性高,且具有较高的有机质含量,工程性质复杂。目前针对东北黑土的压缩性问题研究较少,相关试验及工程案例表明黑土存在湿陷问题。因此,本文将室内试验与理论分析相结合,对东北黑土的压缩特性、固结特性、湿陷特性问题展开研究,并建立了反映压缩及湿陷性质的Burland固有压缩理论模型和湿陷模型,以探究湿陷行为对东北黑土带来的影响。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分析了不同有
河砂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建筑资源,目前面临着河砂资源匮乏的问题,若对其继续进行无限制的开采,必然会对自然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寻找其替代材料成为混凝土用砂的研究重点之一。我国境内有着大范围的沙漠地区,所以风积沙储量极其丰富,若将其应用于工程实践,将会带来巨大的生态和经济效益。为推动风积沙资源在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中的应用,本文选取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境内库布齐沙漠风积沙作为原料,通过低周反复荷载试验进行了外
我国北方农村冬季供暖大部分采用散煤燃烧,因燃烧粗放,排放了大量烟气、烟尘、颗粒物等污染物,成为北方冬季雾霾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另一方面,广大农村田间存在大量的可用生物质燃料,属于“碳中和”的能源,并没有得到合理有效利用,其中作物秸秆被露天焚烧产生烟尘和烟气,反而造成了环境污染;再有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有着较为丰富的太阳能资源,也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据此论文基于北方农村地区现有的供暖方式及存在的问题,依
古老的蒙古草原孕育着一代又一代蒙古人的精神与物质文化,彰显着蒙古民族经久不衰的生命力和创造力。蒙古包是蒙古民族文化智慧的结晶与活化石,从历史脉络中,蒙古包的多种功能属性彰显着不同的空间文化,形成一种民族特有的艺术符号,屹立在世界文化的大家庭中并一直延续到今。其中餐饮类蒙古包就是这样一种特殊的文化空间,本文所研究的蒙古包餐饮空间就是这类具有单一餐饮功能的蒙古包空间。餐饮文化是蒙古包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组
随着人们对能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化石能源带来的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太阳能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但是由于太阳能的间歇性利用对其应用有一定限制。相变储热在热能储存中占有一定的优势,采用相变流体作为纳米流体的基液制备形成的相变纳米流体,具有高导热以及高储热的优良性能,在太阳能热系统应用中具有巨大潜力。本文介绍了相变纳米流体的制备方法以及性能研究,并且探究了相变纳米流体的集热温升规律。首先通
在太阳能中低温应用领域中,与其他太阳能聚光集热技术相比,复合抛物面太阳能聚光集热器具有对跟踪精度要求低、可接收部分散射光等优点,但其聚光集热性能受入射偏角影响大,日输出总能量波动大。为此,本文设计了一种新型复合抛物面太阳能聚光集热器,通过在其入光口玻璃盖板下表面增设板背相对的光伏组件,可以将未被光热转化的太阳光进行光电转化,提高了聚光集热器的光线接收率和太阳能利用效率,在冬季使用时,还可以利用光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