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性硫基材料硬化浆体孔结构及粘结性研究

来源 :内蒙古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musi1314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硫磺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化工产品和化工原料,其主要源于石油脱硫工艺而产生的副产物。随着世界工业的发展以及炼油装置能力的不断提升,世界硫磺产量将进一步的增长,如今国际硫磺市场已经进入供过于求的状态。将硫磺作为一种环保的热塑性材料代替水泥作为建筑材料的胶结材料便有着很多优势和潜力。本文研究了硫基材料硬化浆体的改性试验、硫基材料硬化浆体与既有水泥砂浆的粘结性和硫基材料硬化浆体宏微观性能,并分析了不同硫磺掺量及橡胶掺量对其性能的影响,得到的结论如下:(1)由综合热分析研究结果可知,与元素硫相比,通过双环戊二烯改性过的硫基材料硬化浆体第一峰显著降低,表明改性后的硫磺Sα向Sβ的固相转变受到了抑制;由X射线衍射分析可知,硫基材料硬化浆体中三个晶格参数均有所延伸,证明硫原子开环并发生聚合;由扫描电镜图可知,大部分改性硫磺微观结构呈板状、表面无明显裂缝和孔隙,小部分聚合成锯齿形链状。(2)不同硫磺掺量的硫基材料硬化浆体抗折粘结强度和斜剪粘结强度发展规律较类似,前期硫磺掺量较少时,硫磺的增加对拌合物的工作性及强度发展起到显著的作用,随着硫磺掺量继续增加强度发展逐渐放缓直至峰值,过量的硫磺使得硫磺和细骨料与填料分层,这削弱了浆体与基体的粘结效果,导致其抗折粘结强度降低。(3)硫磺掺量的增加会提高硫基材料硬化浆体的抗压强度,但过多的硫磺会使硬化浆体分层致使薄弱部位增多并导致其粘结强度的降低,故需要在保证硫基材料硬化浆体和易性的条件下减少配合比中的硫磺掺量、增加骨料和填料的掺量。(4)通过响应面法建立了不同硫磺掺量和不同橡胶掺量下的抗折粘结强度、斜剪粘结强度和抗压强度二次响应方程。结果表明方程有良好的精度,可用该方程对硫基材料硬化浆体进行强度预测。(5)橡胶颗粒的掺入对硫基材料硬化浆体的抗压强度及孔隙均会产生负面影响,这是因为橡胶本身强度较低,且橡胶加热时自身会产生气体,从而导致了橡胶-硫基硬化浆体内部孔洞的增加,密实度下降。但少量橡胶的掺入能改善硫基硬化浆体的延性以及界面粘结强度,且对硫基材料硬化浆体抗压强度的降低和孔隙率的增加影响并不明显。(6)在各配比硫基材料硬化浆体中,0.1μm~10μm内的孔径分布的最多,随着硫磺掺量增加孔径所占比例下降。当硫磺掺量30%时,大孔径几乎消失;硫磺掺量达40%时,0.1μm~10μm范围的孔增多,硫磺与填料及细骨料分层产生了更多的微裂缝。橡胶-硫基材料硬化浆体随着橡胶掺量的增加T2谱的面积逐渐增大,橡胶对大半径孔喉的影响不大,对微小半径及中大半径孔喉的影响较为显著。通过灰熵分析可知,不同孔径的孔隙能更好的反映出强度的发展规律,其中过渡孔是影响强度发展的主要因素,灰熵关联度为0.9962,气孔对强度发展的影响最弱,灰熵关联度为0.9905。(7)通过线性回归及模型验证得到不同硫磺掺量下的硫基材料硬化浆体孔隙率、硫磺掺量与抗压强度的最优模型为对数模型,相关系数值为0.972,不同橡胶掺量下的硬化浆体孔隙度、橡胶掺量与抗压强度最优模型为对数、指数模型,相关系数值为0.9763。
其他文献
在现存所有佛塔类型中,属华塔此类最独特繁丽且存世稀少。辽金时期是佛塔类型的繁丽多变时期,无论从建造工艺、砖雕技术、技艺价值等各方面,华塔相比其他类型的佛塔都有其独特精致的建筑形制外观特征。花塔最早始于唐代,宋、辽时期为华塔的繁荣时期,由于历史地理气候变迁、建造工艺过程复杂繁琐、时代审美主观多变、宗教主流教派转变等众多外在因素,金代至元代由演变发展中骤然转向衰落,直至元代喇嘛教的兴盛等因素而绝迹。以
随着社会的发展,汽车已经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出行工具。汽车发动机作为汽车的“心脏”,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而凸轮轴作为发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发动机润滑系统的末端,运行时受到周期性的冲击载荷,极易磨损失效。激光熔覆的再制造技术利用激光将金属粉末覆盖在需要维修的产品上可将需要维修产品的性能恢复甚至超过原有产品性能,是废旧产品剩余价值有效回收利用的途径之一。零件经过激光熔覆再制造技术修复后质量的可靠性也
复相钢(Complex Phase,CP)具有高强度,良好的能量吸收能力、弯曲、拉伸和翻边性能,相变诱发塑性钢(Transformation Induced Plasticity,TRIP)具有较高的强塑积和应变硬化指数等优点。在汽车结构件、加强件中广泛使用。激光焊接技术有高能量密度、焊接应力及变形小、适用多种异质材料焊接、焊后无需热处理等特点,可以实现异种高强钢组合,提高材料利用率,同时拓展先进
能源危机与生态污染日益挑战人类的生存环境,能源产业结构转型迫在眉睫,以动力电池作为动力源的新能源电动汽车应运而生。荷电状态SoC(即剩余电量)是衡量电池管理系统优劣的重要指标,精确的剩余电量评估可有效掌控电动汽车充电时间、减轻续航里程不准所引起的司乘人员忧虑,因此,针对电动汽车电池剩余电量精确评估成为当下研究热点。论文以动力电池为研究对象开展以下研究工作:为直观反应电池内部极化现象,确定电池的输入
发动机是汽车振动的主要激励源,影响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和舒适性。在当前汽车行业朝着低能耗、高效能发展的背景下,发动机轻量化成为新兴的发展趋势,关于发动机振动的分析与控制问题成为世界各国广泛关注和研究的重点。采用新材料轻量化后的发动机机体质量变轻,占发动机总质量比重下降,其振动情况必然发生变化。为准确描述轻量化发动机的振动状况、反映发动机在不同运行状态下的振动损失效率,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室内热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垂直围护结构外墙类型及材料、构造做法是建筑节能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外墙作为建筑围护结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由外墙引起的热损失占围护结构耗热量的绝大多数。在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地区大多数农村住宅外墙没有采取保温措施,导致住宅能耗增大、室内热环境较差的问题,造成了建筑能源浪费,形成低效率高能耗的状态。因此,本文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建筑
传统农牧区民居建造时期较早,多凭自身建筑经验搭建,居住人员满意度不高,随着国家对“三农三牧”政策的扶持,近年来地方政府大量建设民生工程,重在改善农牧民的生活居住条件。受地域及气候条件影响,农牧民热舒适特征、主观感觉与室内外环境参数等直接关联。分析农牧区居民的热适应性,建立适合内蒙古中南部地区农牧民热舒适模型,提高农牧区居民的室内热舒适水平显得尤为重要。本课题选取该农牧区生土民居、砖瓦民居、民生工程
人的生活生产活动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室内度过的,建筑内部热环境直接影响到室内人员的健康、工作效率以及舒适感。对于高大空间结构类型、封闭空间结构类型及半开放空间结构类型等公共建筑研究发现,不同特征空间区域的热舒适存在明显差异。随着建筑功能的多元化发展,其内部各空间区域的热环境变得更为复杂,尤其对于影响师生工作和学生学习效率的综合教学类建筑室内热环境研究尤为重要。本课题以呼和浩特市某高校由废旧工业厂房改
在我国西北地区有大面积的沙漠,如果合理利用风积沙不仅可以遏制沙漠化进程,还可以减少基础设施和房屋建设中对河砂的依赖,进而降低实际工程成本。为推动风积沙资源在钢管混凝土结构中的应用,本文提出方钢管风积沙混凝土柱。通过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和对比分析,研究了4个方钢管风积沙混凝土柱试件的地震损伤性能,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试件的恢复力模型和损伤模型;此外,利用有限元模拟软件ABAQUS对方钢管风积沙混凝土柱试件
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促成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传统金属结构材料的性能已难以满足现代工业商品的需求,因此亟待需要提高材料的强度、塑性、轻量化以及耐腐蚀、耐磨损等性能。铝合金作为广泛使用的轻质合金之一,越来越受到科研工作者和社会需求的青睐。因此,本文在典型耐磨材料Al-8%Cr合金中添加合金元素硅和稀土铈,通过改变合金的冷却速度,研究冷却速度、合金元素硅和稀土铈对材料组织和耐磨性能的影响规律。探寻冷却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