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70后”女作家的身份焦虑与文化认同

来源 :辽宁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12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70后”女作家作为文化名词专指20世纪70年代出生的中国女性作家群体。“70后”女作家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创作,当时正值世纪之交,以卫慧、棉棉为代表,“美女作家”“身体写作”“私人化写作”等文化标签成为“70后”女作家的整体代名词,这在一定程度上遮蔽了“70后”其他女作家的个体创作特征。新世纪以来,以鲁敏、魏微、朱文颖、付秀莹、乔叶、戴来、庆山等为代表的“70后”女作家们仍坚持纯文学理想,创作出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其创作风格逐渐走向成熟,引起文学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以“70后”女作家为研究对象,从身份焦虑与文化认同的视角探究“70后”女作家社会、文化、性别等方面面临的身份焦虑与文本表征,以及“70后”女作家为缓释这种身份焦虑所作出的文化选择和身份建构的努力。绪论部分对关键概念进行阐释,陈述选题的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法等。第一章“70后”女作家身份焦虑的文化背景与焦虑表征。本章的第一小节从进城者、返乡者与漂泊者三个角度分别论述城乡文化转型背景下的女作家社会身份的焦虑。第二小节则论述消费主义文化语境下“70后”女作家的身份定位的焦虑。第三小节论述“70后”女作家在两性关系中的“他者”身份与同性关系中的“她者”镜像所引发的性别身份焦虑。第二章“70后”女作家身份焦虑的精神指向与文化内涵。本章第一小节论述“70后”女作家在现代化进程中对精神迷茫和精神暗疾的关注,以及对回归自然的精神理想的向往。第二小节论述了在经济观念变革之下身体写作的危机。第三小节论述在女性身份主导之下女性的性别话语与叙事空间的变化。第三章“70后”女作家的文化认同与身份重构。本章第一节论述“70后”女作家在精神迷茫后试图在传统文化资源中寻找到精神和情感的支点,以此构建文化身份。第二小节论述“70后”女作家通过创作转型和对主体精神的思考重构主体身份的尝试。第三小节则探讨“70后”女作家在性别观念上的转变以及重构女性主体身份的努力。第四章“70后”女作家身份焦虑与文化认同的价值与反思。围绕代际关系、精神反叛、文化乡愁等方面论述“70后”女作家身份焦虑与文化认同的价值与意义。本文从社会身份、文化身份、性别身份三个角度分别论述“70后”女作家所面临的困境,阐述其产生身份焦虑的原因,以及为缓释这种身份焦虑所进行的价值重构与文化认同。对“70后”女作家的身份焦虑与文化认同的研究,有利于反观现实文化中的女性境遇,女作家的身份焦虑与文化中普遍女性的身份焦虑有共通之处,因此,女作家在文本中所表现出的身份焦虑与文化认同具有现实参考意义与价值。女作家通过其创作体现出对自身命运和价值的思考,以及对两性关系的现实期待,为构建两性平等,促进社会和谐有重要意义。“70后”女作家的创作是当代中国女性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50后”“60后”以及“80后”女作家的对比,突出“70后”这一代女作家的时代印记和代际特征,对新世纪女性主义文学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猥亵概念的争议性与关于强制猥亵罪保护法益的认识不一有关。作为通说的“性自主权说”以及作为有力说的“性羞耻感说”“人格尊严说”都有缺陷。性自主权其实是针对“性”的法益处分权,作为一种权利附属于性法益。性羞耻感是一种主观感受,虽然确实存在但难以衡量。人格尊严虽为宪法所规定,却失之抽象。从人类历史和社会文化中的性禁忌现象出发,可以确定强制猥亵罪的客体是个体的性法益。性作为一种法益是指个体基于双方自主的性
本文从绿色金融的角度出发,以兴业银行2012至2021年在绿色金融方面披露的数据为样本,通过声誉理论探寻绿色金融与银行声誉的影响机制,构建银行声誉与绿色金融的中介效应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然后进行回归分析探究兴业银行开展绿色金融是否能影响其声誉。结果发现,绿色金融能通过由其产生的绿色成果对银行声誉有显著影响,而其他影响因素则未通过显著检验,本文对此结果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正> 1 前言 工业制取甲醛的传统原料为精甲醇,由粗甲醇精制成精甲醇的主要费用是精馏过程中的能耗,其量占精甲醇成本的10%以上,可见,直接采用粗甲醇制甲醛具有明显的节能效果。 兰化化肥厂合成粗甲醇原采用Zn—Cr
期刊
目的:探究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中的变化及其与急性肾损伤(AKI)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医院收治的100例PNS患儿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100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记录患儿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eGFR)等肾功能实验室指标,测定患儿血清SCCA水平,分析SCCA在PNS患儿中的变化及其与AKI的关系。
建立健全安宁疗护服务体系是健康老龄化的应有之义。当前,我国安宁疗护服务已纳入国家医疗卫生体系,形成了多主体安宁疗护服务供给局面,“住院-门诊-居家”的多元安宁疗护服务模式初具雏形,部分地区还探索出安宁疗护“指导中心-示范基地-专业机构”的推进体系。但我国的安宁疗护服务体系构建仍存在覆盖面窄且分布不均,安宁疗护服务提供机构准入、评价、退出机制尚待健全,整合性安宁疗护服务模式尚未建立等诸多问题。应明确
期刊
学位
援非题材纪录片是跨文化传播中展现中国国家良好形象的载体。《医道无界》身为特殊的医疗题材纪录片,在跨文化传播背景下不仅将中国援非医疗队这一特殊医务工作群体大爱无疆的精神与敬业友善的工作态度以个体故事阐释出来,亦是以宏观视角,将该群体在异域国家中挥洒汗水的集体历史记忆与国家记忆相互交织,在医疗类纪录片的跨文化传播中做出了有效且有益的尝试。发挥其身为媒介文化产品应有的传达医者人文精神、建构国家形象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