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1年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正式启动,新课程目标除了强调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更突出强调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更加注重学生本身潜能的开发,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终极目标是实现每一个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在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往往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授课形式,学生成为课堂上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思想政治课作为德育课程,它是“学”的课程而不是单纯“教”的课程,教师教给学生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运用新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新课程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体现了教学过程中学生亲身参与的重要性。结合新的课程改革,对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进行较为系统地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相关理论,结合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践,在访谈政治教师和学生以及课堂观察的基础上,认为,“学生参与”是传统学习方式和现代学习方式的重要区别所在;体现了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参与式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德育实效性的有效发挥。本文是关于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对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生参与的研究。首先从教学实际出发分析了学生参与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通过对目前学生参与现状的考察,分析制约学生参与的主要因素;试图在新课程教学理念指导下,研究如何促进学生亲身体验、参与教学过程,从而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全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思想政治课新课程学生参与的一般性研究,介绍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阐述了参与、教学参与以及思想政治课学生参与的概念、提出了学生课堂教学参与的理论基础、并对学生参与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第二部分:通过对思想政治课学生参与现状的考察,分析了学生参与的特点以及制约学生参与的因素。第三部分:在新课程背景下,从教育观念、师生关系、教师素质以及教材设计等几个角度提出了促进学生有效参与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