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代价探究

来源 :延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ygp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一定意义上说,社会的变迁是一个不断支付代价且降低代价而得以发展的过程。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社会矛盾凸现出来,在众多社会矛盾中,生态环境问题日益成为人们讨论的焦点。本文通过梳理生态文明的特征、目标和内容,概括当前生态环境出现的各种尖锐问题,说明了面对社会的进步,生态环境势必会支付一定的代价,要求我们应该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对待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生态代价,不能因受到环境问题的困扰就不承认人类社会的进步。更为重要的是,人们的实践能力随着科技的进步不断得到强化,在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消极效应。当前面临的各种危机和困境本质上就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异化及其负面效应所导致的,人们自由自觉的劳动塑造着我们生存发展的人化世界,其负效应也使人类的实践活动面临深刻的威胁。现今,人们在享受实践带来的快捷便利的物质生活的同时,不可避免地要面临生态环境的恶化、消费方式的异化和个人价值观的缺失等问题。建设生态文明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深刻变革,应该如何把握人类实践活动的合理尺度,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低代价化,就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重要问题。为对生态环境建设的代价问题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实践的合理性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本文分五个部分进行了理论阐述,从生态文明的概念和基本特征出发,概括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与内容,重点分析了我国生态文明发展过程产生的生态代价以及代价论给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启示。第一部分本文简要论述了选题的背景及意义,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对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的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提出了从代价论的角度去认识和把握实践的尺度,建设生态文明。有利于进一步认识和丰富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研究和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扩充和推进了发展代价论的研究范围。第二部分通过对生态文明涵义和代价的涵义与本质的界定,深刻认识到生态文明是一种超越和升华了人类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先进的文明形式,是一种新型的社会文明形式。代价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从不同的角度把握,对代价具有不同的理解,是指人们在价值创造的过程中,在满足自身的选择的基础之上,为了追寻一定的价值目标而损害另外的一些价值和因此导致的与社会的主流价值取向相反的一系列的不好的结果。第三部分主要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特征、目标与基本内容,说明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目标是使得我国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国家建设取得长足进展,把以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在全社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和经济、政治发展目标相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对自然的价值有明确的认识,在充分尊重自然规律、维护社会公平的基础上按照生态优先原则,合理的配置自然资源,切实维护人与自然物质能量的平衡交换。第四部分解读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类型,从生态退化、环境污染、资源约束和人口问题等方面概括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代价的表现,分析了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产生的生态环境代价具有控制难度大、结构复杂、原因多元等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造成我国生态环境代价有,发展主体的局限性、主体逐利行为的极端性、发展目标的复杂多样性这三方面的原因。第五部分从理论意识和实践方式两方面出发,提出要以低代价的方式建设生态文明,人们应该检讨自身的发展理念和把握实践活动的尺度,树立科学的生态发展观念、优化实践活动方式和构建优雅的生活方式。本文的根本目的在于使人们科学地认识和对待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代价,在新的时期内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选择与中国国情相符合的发展道路,使生态文明不仅成为公众的价值取向和优雅的生活追求,更要成为民众的自法行为。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日益增长,对能源的需求愈发增加,而常规油气田开采难度增大,促使国内天然气工业的能源重心由常规油气田的开发向非常规油气田开发转移。由于页岩的孔隙渗透
黑河流域是我国西北干旱区第二大内陆河流域,其发源于祁连山区,在上游山区形成的径流是供给中游和下游地区主要的水资源,亦是中下游地区生态系统平衡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制
为了探明溶解性有机物对乙烯-乙烯醇聚合物(EVOH)超滤膜的污染行为,本研究选用牛血清蛋白(BSA)、海藻酸钠(SA)及腐植酸(HA)分别代表废水中普遍存在的蛋白类、多糖类及腐殖类
在开发井钻井过程中配备录井设备可以满足油气发现和钻井安全监控等方面的需要。随着勘探难度的增加和钻井技术的发展,原有的专用录井仪因故障率高、操作复杂等问题已不能满
南海是东亚大陆边缘一个独特的边缘海,处于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澳大利亚板块的交汇位置,板块构造运动活跃。南海自晚中生代以来经历了大陆岩石圈伸展、陆壳破裂、海底扩张等构造作用,南海南部陆缘在新生代与婆罗洲碰撞挤压,地质过程的复杂性使得南海南部地区成为揭示南海共轭边缘复杂张裂-漂移过程的关键区域。本文对新采集的一条穿越南海南部的总长超过700km的多道地震剖面进行解释。根据沉积地层的地震反射特征
研究目的:探讨肝郁化火型广泛性焦虑障碍(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GAD)患者的睡眠质量及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分布情况,为临床广泛性焦虑障碍的诊疗提供依据。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19年12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脑病科门诊就诊的肝郁化火型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作为试验组,同时在我院体检中心选取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
人工智能研究领域之一的专家系统在工程设备上的应用需求较为广泛,但满足用户需求的应用实例很少,主要原因在于知识库构建复杂且困难,质量得不到保障,推理机制不够完善等。本
当今城市发展迅速,沈阳地区城市化发展速度的加快使得城区的灰色基础设施面积越来越大。进而使雨水径流增加以及地下水资源污染严重,这便引发了城市内涝和干旱等多种城市问题。而近些年来海绵城市建设的提出为城市雨水问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方针和解决方案。在海绵城市建设中,雨水花园因控制雨水径流、沉淀净化雨水、改善小气候、美化环境等功能,成为了城市建设的重要方法手段。但中国国土辽阔,不同地区存在着气候环境,降雨特点
人才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关系到一个企业能否保持良性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如何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人才更好地为企业发展服务,也一直是摆在企业面前的一个非常迫切的
因果力是近来兴起的一个因果关系研究的代表性进路,其核心思想是引入自然科学中“力”的概念来诠释因果关系。论文首先通过考察力的不同定义来说明因果力的含义并分析它的主要特征,即内部性、有向性、实在性和独立性;进而研究了刻画因果力的两种代表性模型——力的概率比较模型和力的矢量图模型。力的概率比较模型以概率论中的共变为核心概念来刻画因果力,它的基本想法是用可观察到的频率(即共变)表示不可观察的力,其中包括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