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优选一号、优选二号、红丰、新世纪、兰州大接杏、骆驼黄、凯特、金太阳等8个参试品种的一年生休眠枝、花和幼果为试验材料。对枝条进行自然越冬降温处理,对花进行0℃、-2℃、-4℃和-6℃四个梯度低温处理,对幼果进行0℃、-2℃、-4℃三个梯度低温处理;测定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脯氨酸(Pro)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过氧化氢(H2O2)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ˉ·)产生速率、枝条含水量、花粉生活力、花和幼果褐变率等生理生化指标,以期揭示杏树抗寒性的最主要的因素,通过主成分分析和综合评价的办法揭示品种间的抗寒性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各参试品种休眠枝随着休眠时间的推移、温度的降低或升高的变化,各种生理指标发生了相应变化。SOD、CAT、POD较高的活性利于休眠枝抗寒,凯特、优二等活性较强;Pro、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较高含量也利于休眠枝抗寒,凯特、红丰等含量较高;MDA含量与H2O2含量的升高和O2ˉ·产生速率的增加会进一步伤害休眠枝。在休眠枝抗寒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可溶性蛋白含量、SOD活性、CAT活性、H2O2含量、相对电导率等指标;其贡献率为36%。通过分析8个参试品种休眠枝抗寒性排序为:凯特>优二>红丰>新世纪>骆驼黄>金太阳>优一>兰州大接杏。2.各参试品种花的半致死温度(LT50)依次为:-4.87℃、-5.44℃、-5.65℃、-4.32℃、-4.76℃、-4.39℃、-2.57℃、-5.45℃。SOD、CAT、POD较高的活性利于花抗寒,红丰、优一、优二等活性较强;Pro、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较高含量也利于花抗寒,优二、红丰等含量较高;MDA含量、H2O2含量的提高和O2ˉ·产生速率的增加会进一步伤害花。在花的抗寒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可溶性蛋白含量、SOD活性、O2ˉ·产生速率、CAT活性、POD活性、H2O2含量、Pro含量、MDA含量、花粉生活力;其贡献率为56%。通过分析8个参试品种花抗寒性排序为:红丰>优一>优二>凯特>骆驼黄>新世纪>兰州大接杏>金太阳。3.各参试品种幼果的半致死温度(LT50)依次为:-1.19℃、-1.23℃、-1.02℃、-0.87℃、-2.86℃、-0.75℃、-0.97℃、-0.67℃。SOD、CAT、POD较高的活性利于幼果抗寒,兰州大接杏和优二活性较高;Pro、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较高含量也利于幼果抗寒,兰州大接杏和优一含量较高;MDA含量与H2O2含量的提高和O2ˉ·产生速率的增加会进一步伤害幼果。在幼果抗寒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可溶性蛋白含量、SOD活性、O2ˉ·产生速率、CAT活性、POD活性、H2O2含量;其贡献率为49%。通过分析8个参试品种幼果抗寒性排序为:兰州大接杏>优二>优一>红丰>凯特>新世纪>骆驼黄>金太阳。4.通过综合分析各参试品种抗寒性排序为:优二>红丰>凯特>优一>骆驼黄>新世纪>大接杏>金太阳。优二抗寒能力最强,金太阳抗寒能力最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