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的本质特征是抽象,而几何图形的特征是形象直观。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几何教学比代数教学要更加的抽象。同时,教师会花费许多时间利用教材来进行教学,学生也会花费很多时间在教材的学习上。因此,从教材比较研究来探究发现关于几何内容的差异,能够充分发挥教材在几何学习中的意义。所以,本研究选取我国三个版本初中数学教材,并以“图形与几何”部分内容中的三角形、四边形和圆相关内容为研究对象,围绕以下三个问题展开比较研究并得出结论:(1)三个版本教材中三角形、四边形和圆的习题知识维度的比较研究从知识维度来看,“概念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都在三个版本中所占比重最高;在“元认知知识”这一层次中,人教版和苏科版教材所占比重较高,相对而言的沪教版教材所占比例较少。故沪教版应该增加与元认知知识相关的题目,丰富知识类型;除此之外,苏科版教材与其它两个版本相比更重视设置“事实性知识”。不仅要重视基础概念的学习,还应该多练习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高认知水平的习题。(2)三个版本教材中三角形、四边形和圆的习题认知过程维度的比较研究就认知过程维度而言,在三个版本教材中“应用”占比重超过一半,其次是“理解”和“分析”,最少的是“创造”。在重视基础知识的同时,应该培养探究知识的能力,从而提高创造的认知过程。并且,在教材中增设多维的、开放性的创新型题目,能够很好的完成几何的再创造。(3)三个版本教材中三角形、四边形和圆的习题认知水平维度的比较研究在认知水平维度中,三个版本都侧重于联系的程序性任务,其次是无联系的程序性任务,做数学的任务最少。因此,可以考虑适当增加做数学的任务,以满足高层次认知水平的要求。若想提高学生的几何认知水平,应当在实际的教学中根据认知水平来教学。在学习几何图形的课堂中,要想发展数学思维,不仅需要探索图形的变化规律,掌握一些关于辅助线的技巧理论;还必须培养空间想象能力,使得思维得到开拓创新。数学课堂的核心是探索,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尤其是讲授几何与图形部分的内容,让学生们自己去发现、探索,从而训练自己的思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