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GaInP/GaInP量子阱混杂机理分析与实验研究

来源 :西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ge1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量子阱混杂(QWI)是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促使量子阱和量子垒之间的不同原子相互扩散,改变量子阱区的材料组分从而改变量子阱的各类特性参数。量子阱混杂的系统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入了解Ⅲ-Ⅴ化合物半导体材料的物理特性,同时在工程上也利于摸索出控制性好、重复性好的工艺条件,在改善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的光学灾变损伤特性上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本文主要针对AlGaInP系材料的量子阱结构进行量子阱混杂的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理论分析方面,建立量子阱混杂过程中的扩散模型,对量子阱混杂原理进行理论验证。实验上,分别选取不同波长的半导体激光器外延片,首先进行器件特性模拟,然后分别进行了无杂质空位诱导量子阱混杂实验(IFVD)和离子注入诱导量子阱混杂实验(IIID),并对实验样品的测试结果进行理论分析。  理论方面,利用扩散动力学原理,采用数学归纳法,得到扩散过程中单量子阱和多量子阱中有源区Ⅲ族原子组分浓度函数,利用多元化合物禁带宽度计算公式求出有源区材料的禁带宽度表达式,然后利用MATLAB软件对组分浓度函数和禁带宽度变化进行模拟,对量子阱混杂过程进行了模拟验证。  实验方面,对670nm GaInP/AIGaInP激光器外延片,对其进行光电特性模拟和晶体品质测试。然后,对外延片采用电子束蒸发生长135nm HfO2介质膜,并在800℃-1000℃,步长50℃,20s下快速退火,之后对样品进行PL光谱测试。实验中在1000℃、20s退火条件下,样品获得最大18nm的波长蓝移。  对650nm GaInP/AlGaInP激光器外延片,对其进行光电特性模拟和晶体品质测试。然后,对外延片采用电子束蒸发生长250nm SiO2介质膜,并在700℃-950℃,步长50℃,60s下快速退火,之后对样品进行PL光谱和XPS测试。实验结果表面:样品在900℃、60s的退火参数下获得最大28nm的蓝移;量子阱混杂过程主要作用在有源区,对限制层和衬底没有明显影响;退火之后,在SiO2介质膜中检测到明显的Ga元素和少量的In元素,侧面印证了无杂质空位诱导量子阱混杂的原理。  对808nm InGaAsP/GaInP激光器外延片,对其进行光电特性模拟和晶体品质测试。然后,对外延片采用磁控溅射生长200nm SiO2介质膜,分别采用温度梯度和时间梯度两种退火方案对其进行快速退火,之后对样品进行PL光谱和XPS测试。实验中首次发现样品的发光波长红移,文中从量子阱组分的梯度变化角度对此做了理论分析。  最后,选取650nm GaInP/AlGaInP激光器外延片进行离子注入诱导量子阱混杂实验。注入粒子类型为N离子,注入能量为40keV,注入剂量为le17 ions/cm2,离子注入完成后对样品在750℃,40s一200s,步长40s的条件下快速退火来诱导量子阱混杂。PL光谱测试结果表明:样品的波长蓝移随着退火时间的增加而增加,750℃、200s的退火参数下获得54.9nm的最大蓝移量和17.7nm的最小光谱半宽。
其他文献
学位
随着近十年来集成电路制造工艺水平的飞速发展,单核处理器的性能潜力的挖掘殆尽,针对多核处理器架构的研究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在多核处理器的结构中,内存中的一个数据块
目前,硅基太阳能电池在商业化光伏市场上约占80%份额,但依然面临两大突出问题:降低成本和提高光电转换效率。为了降低成本,研制的硅薄膜太阳能电池只有1-2μm,相比单晶硅太阳能电
毫米波调频连续波(FMCW)收发前端是毫米波FMCW雷达的关键组成部分,其性能对雷达整体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对FMCW收发前端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毫米波的特点及
茉莉酸(Jasmonates,JAs)信号途径通过调控抗虫次生代谢物的合成在植物抵御昆虫取食中发挥重要的功能,而转录因子MYC2是调控大多数茉莉酸响应基因表达的关键转录因子。模拟粘虫
基于病毒或其亚结构发展新型功能纳米元/器件,是纳米生物学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正受到广泛关注。量子点是一种半导体纳米荧光材料,具有高亮度和耐漂白等特性,适合用于长时间高灵
平面辐射剂量仪是常见的剂量验证工具之一,由二维探测器、探测及传输电路及计算机处理分析软件构成,用于对调强放疗计划进行剂量学验证,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和放射治疗的效果
学位
等离子体显示板(PDP)具有高亮度、高对比度、宽视角和长寿命等优点。但仍有很多不足,主要是功耗大、放电效率低、成本高等。由于放电单元小、放电速度快,实验诊断非常困难,时
电阻抗断层成像技术(Electrical Impedance Tomography,EIT)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成像技术。该技术不但能检测人体组织的器质性变化,还能检测人体组织的功能性变化,现已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