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临床实验研究证明加减除湿胃苓汤对湿热下注型肛门湿疹的治疗有更加显著的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了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肛肠科门诊及住院部诊断为肛门湿疹的患者80例(含脱落病例),均辨证为湿热下注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给与加减除湿胃苓汤外用熏洗,对照组给与院内制剂肛门熏洗药外用熏洗。仔细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各症状的改善情况,利用统计软件SPSS进行统计分析,并客观的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通过统计学分析,对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的症状总评分进行秩和检验,得到Z=-1.592,P=0.111(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两组之间无差异性,可以进行统计学检验。通过秩和检验对治疗组的治疗前与治疗后总评分进行比较,得到Z=-5.241,P=0.000(P<0.05),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治疗前与治疗后的总评分存在差异;对照组的治疗前与治疗后总评分通过秩和检验得到Z=-5.251,P=0.000(P<0.05),结果具有统计学,表明治疗前与治疗后的总评分存在差异。疗程结束后对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总评分进行秩和检验,得到Z=-2.975,P=0.003(P<0.05),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两组之间在症状总评分上具有差异性,治疗组的整体疗效优于对照组的整体疗效。结论:本实验实际共完成72例,治疗组36例,对照组36例。通过临床实验研究,加减除湿胃苓汤与院内制剂熏洗药均对本病有一定的疗效,经统计治疗组痊愈2例,显效24例,有效7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痊愈1例,显效8例,有效20例,无效7例,有效率为80.56%。整体上治疗效果,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且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疗程结束后30天回访,治疗组复发率14.81%,对照组复发率42.86%。说明加减除湿胃苓汤在临床治疗肛门湿疹方面疗效更为显著。本实验研究安全有效,无副作用,可推广临床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