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研究

来源 :湘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fraid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素收入分配问题一直是劳动经济学关注的重要问题,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劳动收入份额呈下降趋势,近年来略有回升,而早在80年代,世界各国也同样出现了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状况,结合中国和世界各国劳动收入份额变动的相同变化趋势来看,从技术进步这一全球正在进行的共同因素来解释劳动收入份额的变动似乎更加有说服力。本文正是基于技术进步这一角度,关注是信息化这一具体的技术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着重分析信息化对劳动收入份额影响的微观效应。从微观角度看,劳动者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来进行工作,而工作可分为常规任务和非常规任务两种,根据工作内容的不同,信息化对其影响也会不同,信息化可以替代工作中的常规任务,非常规任务无法替代,而在工作中进行常规任务的通常是低技能劳动者,高技能劳动者在工作中绝大部分的工作是非常规任务。因此信息化与低技能的劳动者会形成替代关系,与高技能劳动者形成互补关系,故会对劳动收入份额产生一正一负的影响,信息化对劳动收入占比的影响方向取决于这两者之间的力量。基于此分析,使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2004—2007年的微观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信息化对劳动收入份额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说明信息化带来的替代效应大于互补效应,且此结论具有稳健性,并且利用工具变量,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进行内生性处理。通过机制检验可知信息化的推进需要以人力资本为依托,即信息化能够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升,生产效率的提升,企业便有了扩大生产规模的欲望,而信息化与高技能劳动者互补,信息化投入的增加,必然要依托高技能劳动者;同时也进行了异质性分析,不同地区、不同产业和企业拥有的人力资本的累积程度都会对信息化对劳动收入份额作用的大小产生影响。综上研究,也给予了一定的政策启示:在推动信息化的发展中,政府应当发挥积极的作用,完善再分配体系,改善劳动在要素初次分配中的不利地位;其次,低技能劳动者是受技术进步冲击较大的群体,政府可以通过就业帮扶,技能培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提高其在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力,从而改善低技能劳动者在分配中的劣势地位,缩小一国收入差距;最后应当完善人才培养机制,从一国的长远角度来看,需提高国民的受教育水平,为信息化的发展提供人力资本储备,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输送新鲜而强有力的血液。
其他文献
从冼夫人如何成为"巾帼英雄第一人"入手,分析了冼夫人所处的历史时代及当时的文化背景。从历史形象、文学形象、民间形象等方面展开探讨;冼夫人所处的南北朝那样一个"礼崩乐
会计职业道德作为会计法律的重要补充,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可以提升会计信息质量,实现会计目标的实现,促进会计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本文以我国新时期开展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
本文使用OLS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中国外汇储备余额的影响因素做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有效汇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对外汇储备余额均有显
如今,微信发展势头迅猛,进入了许多人的生活,然而,在微信高速发展的同时,引发了社会各式各样的问题。本文从微商定义,微商发展现状和问题,以及对策和引发的思考三个发明对微
1949-1956年的过渡期所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国家权利垂直嵌入到基层,传统手工艺文化被意识形态化了。在一个意识形态统领一切、社会结构相对紧密的社会中,每个个体的角色、权
选用35头处于干奶期40d、泌乳期相近和上胎平均日产奶量20kg的中国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7组,即:对照组、亚硒酸钠(7.5mgSe·d-1、15mgSe·d-1和22.5mgSe·d-1)组和包被硒(7.5m
本文通过实地考察,从防控策略、法律法规、组织体系等方面,对美国动物疫病防控管理模式进行了分析,总结其特点,并结合我国动物疫病防控现状,提出相应建议。
硅微谐振式加速度计是一种具有潜在高性能的MEMS加速度计,在军用领域和民用领域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温度变化会严重影响硅微谐振式加速度计的性能,解决硅微谐振式加速度
二十世纪初,发达国家越来越重视公司治理机制的完善,以欧美国家为首,在公司的发展中,治理机制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蒙古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整个发展过程中,公司治理问题也相对尖锐。蒙古国对于公司治理的研究起步较晚,无论是学术界还是业界针对公司治理与治理机制的研究更为少见,对公司治理机制与优化等方面研究还不够深入,如何有效提高公司治理成为蒙古国公司迫切需要考虑的问题。在全球经济发展的背景下,笔者作为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