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科专业为我国农业的发展提供人力和技术上的支撑,专业设置是高职教育与经济的接口,直接影响着高职院校自身的发展。本研究以高职院校农科专业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分析法、调查研究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分析我国高职院校农科专业设置的现状、特点和存在的问题,通过借鉴英国和日本两国高职院校农科专业设置的经验,提出优化我国高职院校农科专业设置的建议。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界定本研究的相关概念。这些概念包括:高职院校、农科、专业、专业目录、高职专业设置。本研究将“高职院校”界定为高职高专办学层次的高等院校。将“农科”界定为与农业、林业、牧业以及渔业科学技术相关和实施有关领域的教育。将“专业”界定为高职院校根据社会分工需要而划分的学业门类。将“专业目录”界定为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将“高职专业设置”界定为依据《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对高职院校专业进行设立与调整。2.分析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农科专业设置的基本情况。本研究从院校分布、专业规模、与第一产业发展的联系、课程开设、就业情况五个维度详细阐述农科专业设置的现状,为深入总结分析高职院校涉农院校分布比较均衡、目录外专业规模逐年扩大、农科专业规模与农业发展相协调等特点,存在各地区招生不均衡、点均招生数不均衡、专业培养目标相同而专业名称不同等问题奠定研究基础。有利于提高农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有利于丰富和完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框架。3.对高职院校农科专业设置状况进行调查分析,以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辽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和辽宁水利职业学院三所高职院校为样本院校,分析其农科专业设置的现状,总结出其特点及存在的问题。4.分析英国和日本两国高职院校农科专业设置情况,总结发达国家高职院校农科专业设置的特点,得出我国高职院校农科专业设置的启示。5.提出优化我国高职院校农科专业设置的对策,包括:依据国家专业目录出台地方性农科专业目录、增强对高职院校农科专业的政策扶持力度、规范农科专业课程设置、合理规划农科专业等。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基于我国高职院校农科专业长远发展并与地方农业经济相适应的角度,提出依据国家专业目录出台地方性农科专业目录。二是提出优化新设农科专业布局的观点,指出可以在上海、福建、山东、江苏等沿海地区开设农资营销与服务、农产品流通与管理专业。华中地区、华东地区的畜牧业发展好,河南、浙江、江西等地气候温和、蜜源植物充足,这些省份高职院校可以尝试开设养蜂与蜂产品专业。此外,对于开设与新农科专业相衔接的本科及中职院校,也可以尝试开设新增的农科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