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语言输入现状调查及教学中的对策研究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x1478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至今,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语言教育学家克拉申(Stephen D.Krashen)提出了语言输入理论。该理论包括习得一学习假设、自然顺序假设、监察假设、输入假设和情感过滤假设五个假设。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输入假说理论。输入假说认为第二语言习得的实现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习得者必须接受大量的可理解性输入,二是习得者在情感上必须对输入采取开放、接受的态度。可理解的输入加上低情感过滤程度,就一定能习得第二语言。   克拉申的输入假设理论认为,当课堂教学是获得可理解的语言输入的主要来源时,教学是有效的,是有助于语言习得的。语言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提供可理解的语言输入以促进语言习得。一位好的语言教师应该善于将语言输入简单化,以便向学生提供可理解的语言输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设法减轻学生的焦虑感,只有当学生感到轻松,具有自信心的时候,他们才能真正接受可理解的语言输入,从而发挥语言习得机制的作用,促进语言习得。   在介绍了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作者提出语言输入的可理解性对于语言习得的重要性,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适量的可理解性语言的输入。作者从语言输入的角度着手,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初中英语语言输入的现状,以及教师采取的促进可理解性语言输入的方法,表明语言输入对于学生的语言习得的重要性。最后以克拉申的可理解性语言输入为理论基础,结合上述调查,探讨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语言输入的质、量以及情感过滤在学习者学习过程中的影响,以及教师采取何种策略来增进课堂效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其他文献
《庄子》在其问世的两千多年来,被奉若道教真经,又因摄人心魄的文学魅力著称于世,在一百多年内被翻译了多次。然而,《庄子》文字“汪洋恣肆”,“意出尘外”,“怪生笔端”,距
我们是英语学习者,我们的英语可以被叫做汉英过渡语,它还没有达到一种理想的状态,也就是说我们还没有达到英语为母语者的水平,即获得母语者的语言能力。过渡语语用学的研究范
莱斯莉·玛蒙·西尔科(1948—)是当代美国本土作家中的杰出代表之一,她的第一部小说《典仪》使她成为美国本土文学复兴中的重要领军人物。此后西尔科出版了《死者年鉴》(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