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古以来,土地资源支撑人类社会的生存与进步,没有土地就没有人类的现在和未来,是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可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国现代化进程加速和腾飞,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人口总量几何增长、以及人民生活质量提高,使得土地与人类的紧张关系变的更加严峻,矛盾突出,问题不断。土地的战略资源地位严重动摇,中华民族崛起受到严重阻碍。因此,土地整治作为重要抓手和措施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它可以有效地提高耕地质量,增加数量,协调人地矛盾关系等。土地整治效益评价是对土地整治实施效果的检测与验收,项目实施效果的好与坏会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和谐,损坏公共利益。开展土地整治效益研究,能够提高项目科学决策水平以及管理精细化,促使项目实施产生的各效益之间统筹发展,切忌顾此失彼。为实现土地整治项目综合效益最优化目标提供理论和现实依据。因此,将土地整治效益评价作为一个系统的惠民工程进行科学研究,对于丰富我国土地整治相关理论,指导土地整治实践活动,解决“三农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必要的。文章从现实背景和普适意义着手,在阐述国内外土地治理方面理论考究的基础上,阐释了土地治理及其效益评价本质、准则、目标和理论基础,对土地整治效益评价方法进行分析对比研究,并结合项目本身特征选取评价指标,建立土地整治综合效果评价因子体系,构建土地整治综合效益评价数学模型。通过层次分析法初次确权和熵权法修正权重,采用数学模糊评价法和物元法对土地整治活动产生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景观效益和综合效益进行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估,从而达到其最优化目标。应用土地整治效益评价方法、体系和模型,以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九集镇土地整治项目为案例进行理论与现实相结合分析研究,其结果表明:通过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其产生的各效益都有很大提升,符合项目决策者立项时最初意愿。文章采用两种效益评价模型对系统本身产生效益进行分析、研究,综合了两种评价方法的优劣,最大限度地剔除主观因素对评价的影响程度,使得结果更贴近现实,为以后土地整治活动的开展树立标杆,也可将本文所有之方法复制到其他类似项目,以追求项目效益最优化和最大化。在进行研究过程中,笔者发现土地整治项目问题和成果并存,其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还有待更大提高和突破,下一轮土地整治项目工作也将着眼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