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酸对映体的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分离检测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yi2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氨基酸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元,在人体及动物生命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自然界存在的及具有生物活性的氨基酸均为L型氨基酸,然而非天然氨基酸多为外消旋体,D型氨基酸在生理活性和实际用途与L型有很大差别,D型必须在体内转化为L型才能被机体吸收利用,因此DL-基酸的分离是生命科学研究的基础,在蛋白质多肽的研究、有机化学中的不对称合成以及医药、食品、卫生等领域的研究中都具有重要意义。采用通常的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法拆分,制备手性固定相和色谱柱费用昂贵,大多数氨基酸没有紫外吸收峰、不产生荧光,一般需要柱前样品衍生化。衍生化过程不仅费时繁琐,而且有可能使分析物质发生改变,影响分析结果。高效毛细管电泳由于其高效、快速、样品用量少、操作简单等优点,成为生物化学和分析化学中最受瞩目,发展最快的一种分离分析新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手性分离和环境检测等领域。电化学检测作为一种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的检测方法在毛细管电泳分离分析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电导检测具有通用性,对于氨基酸无须进行衍生化即可检测,操作简单,运行成本低。本论文采用了毛细管电泳-电导检测分别对异亮氨酸和组氨酸进行了分离检测,并对其分离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本论文包括三个部分,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回顾和评述了毛细管电泳的发展历史;详细介绍了毛细管电泳的基本原理;概述了毛细管电泳检测的各种方法,特别对电化学检测的各种方法及其最新应用进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重点介绍了氨基酸的分离检测方法和毛细管电泳在氨基酸的手性分离的应用和研究进展;并阐述了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第二章在熔融石英毛细管(50μmi.d.×50cm)中,铜盐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作为二元协同手性选择剂,以2mmol/LNaAC+3mmol/LHAc+1mmol/LCu+10mg/LHPMC(pH=3.5)为电泳运行液,分离电压15.0kV,建立了异亮氨酸对映体的毛细管电泳分离-电导检测的分析新方法。异亮氨酸对映体获得良好的基线分离,其线性范围为3~500mg/L,检出限(S/N=3)为1mg/L。对影响分离度的影响因素:电泳运行液组成,手性选择剂、HPMC浓度等进行了详细的讨论。本方法具有较好检测灵敏度及重现性,操作简便,分析成本低,可发展于实际样品的分析应用。 第三章采用毛细管区带电泳-电导法,以铜-L-精氨酸作为配基交换选择剂,在2mmol/LNaOH+0.4mmol/LCit+1.3mmol/LCu+2.6mmol/LL-Arg(pH=10.2)运行液中,采用电动进样,进样电压9.0kV,进样时间10s,分离电压15.0kV下,组氨酸在8分钟内实现分离检测,其线性范围为2~500mg/L,检出限(S/N=3)为0.5mg/L。对影响分离度的影响因素:电泳运行液组成、浓度,配体选择剂摩尔比、浓度等进行了详细的讨论。本方法灵敏,快速,分析成本低,高效简便,可发展于实际样品的分析应用。
其他文献
螺环三烯酮和喹啉酮衍生物,特别是含氮杂环的化合物,由于其具有特殊的生理活性,广泛的应用与医药和农药有机中间体、功能性材料和抗菌剂等领域中。鉴于螺环和喹啉酮衍生物的重要性,我们在已有的合成方法的基础下,发展了一种新的高效的合成方法。(1)实验以苯胺和丙炔酸为原料,合成一系列的炔烃化合物。以炔烃为底物,研究出了一种新的高效的合成螺[4,5]三烯酮衍生物的方法。此反应是以0.2 mmol N-甲基-N-
近年来,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非常活跃,它通过结合无机组分的性能(如热稳定性、高机械强度、催化性能及光学性能等)和有机组分的性能(如柔韧性和成膜能力等)表现出一些
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具有质轻、隔热保温、优良的吸音和抗震性,以及较好的耐化学腐蚀性等优点,同时还具有高的比强度和比模量,因此,广泛应用于冰箱、冰柜和管道的保温,材料的防撞缓
在聚丙烯(PP)中加入少量的添加剂是PP性能优化的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尤其是成核剂的加入,可使PP的结晶加快,晶粒结构细微化。本论文选取多种单组分添加剂(α成核剂NAS-20、
铜在海洋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浓度过高也将导致海水污染,对海洋生物体具有重金属的毒性,其影响不仅取决于铜元素的总量,而且还取决于其存在形态。因此,对海水中铜形态进行快速、灵敏、准确的分析是一项有意义的工作。在众多分析方法中,电化学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而且实验操作简便,适用于现场检测分析等特点。本论文制备了两种材料修饰电极,应用于海水中铜的形态分析,主要内容如下:(1)原位合成的还原氧化石墨
学位
本论文首先合成了一种新的单茂钛金属催化体系,即五甲基茂基三(2-氯苯氧基)钛(Cp*Ti(O-Ph-2-Cl)3)/甲基铝氧烷(MAO),在此基础上采用该催化体系系统地研究了乙烯均聚合、丙烯均
蛋白质类药物及生长因子在体内容易代谢失活,其控制释放已成为组织工程研究中一个关键环节。微球是近来发展的新型给药体系,它的材料一般是可生物降解吸收的生物材料,它既能保护
聚己内酯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它不但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药物通透性,而且和许多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相容性。本论文主要研究聚己内酯对通用的高分子材料进
C-X多键加成反应是构建C-C单键的重要合成方法。近年来,有机介质中不对称的C-X多键加成反应,如Mannich反应和aldol反应得到了广泛研究,并取得巨大进展。与此同时,随着人们环保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