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大型储液罐地震反应分析及设计建议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jie8305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型非锚固储液罐是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库的关键设备之一,其发展趋势是大型化,由于单罐容积越大,建罐投资越省,同时罐区总占地面积也越小。国外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研究与发展单罐容积超过 l0万立方米的大型储油罐。2005年12月底,我国自己设计建造的二台15万立方米特大型储油罐在江苏仪征建成投产。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基地一期工程的单罐容积均以 l0万立方米油罐为主,今后逐步向特大型油罐推广。这类设备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不堪设想。我国是一个多地震国家,许多油罐都位于地震区,存在着抗震问题。特别在我国当前面临一个新的地震活动高潮期,大型储油罐的抗震研究具有十分迫切而重要的意义。  为保证储液罐这类生命工程的安全,必须对其进行抗震性能评价,以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减轻直接和次生灾害。随着计算结构的大型软件的不断出现,ANSYS有限元程序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利用ANSYS建立有限元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是有效而方便的。  本文以国内新建的容积达15万立方米的储油罐为研究对象,对其开展静强度分析及抗震研究,主要作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工作:  1、介绍了超大型储液罐动力响应基本原理,并利用大型有限元程序ANSYS建立了超大型储液罐有限元模型,并进行模态分析。得出了超大型储液罐的自振特性。  2、分别计算了超大型储液罐在不同地震烈度和地震基本加速度下的地震反应,并进行对比分析,给出了一些结论。  3、针对超大型储液罐地震反应,详细分析了抗风圈和加强圈在地震作用下的表现,根据分析结果,对抗风圈和加强圈进行了设计方法改进,通过数值计算比较改进体系前后的抗震能力,为超大型储液罐的抗震方法提出新的思路  最后对全文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展望。
其他文献
近年来,在建筑行业飞速发展的同时,越来越多的旧建筑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需要进行加固和修复。由于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具有优越的力学性能、稳定的物理性能和良好的可操
随着经济和技术迅速的发展,世界各国对已经建成的建筑物进行加固已成为了一种必要。在不中断建筑物使用的前提下,寻求一种高效、经济、简便、实用的建筑物加固方法,就成为了
学位
Lamb波因其具有传播距离长、能量衰减小、检测范围广、对板状结构中裂缝、孔洞、分层等小损伤十分敏感的特点,而被广泛应用到结构健康监测与无损检测领域。Lamb波检测主要是
随着大跨结构、高耸结构及一些新、奇、特、复杂结构日益增多,使得竖向地震作用的破坏潜力愈来愈大。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规定竖向加速度设计反应谱取为
本文采用桥梁主梁节段模型风洞试验和桥梁抖振计算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考虑特征紊流效应的箱梁抖振力空间相关特性及其对抖振响应的影响,主要研究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在
高桩承台群桩基础在我国大型桥梁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对采用这种基础结构形式的大型桥梁结构的静、动力性能研究严重不足,设计人员仍旧采用小规模群桩基础结构的设计方法来设
预应力大跨度空间钢结构作为一种新颖的空间结构,它具有重量轻、施工速度快、造型优美、计算简便、综合经济指标好等优点日益受到许多国内外土木工程界专家学者的关注,与一般的
随着我国公路交通事业的发展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进,山区公路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许多高填方路堤,开展边坡体上高填筑路堤的稳定性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穿越滑坡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