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EA模型的陕西省水资源利用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wujun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凸显,水资源短缺问题已成为制约陕西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而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是解决水资源短缺和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因此研究水资源利用效率对于未来如何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控制用水总量和建设节水型社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本文在全面回顾国内外水资源利用效率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借鉴了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经验和研究成果,从全要素生产率角度出发,选用数据包络法(DEA),以水资源、劳动力、资本投入为投入指标,以生产总值为产出指标,全面评估2004~2011年陕西省的农业、工业水资源利用效率,并对结果进行时空分析。然后根据 DEA模型的计算结果,以水资源利用效率为因变量,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探求造成各地区水资源利用效率差异的原因。  根据 DEA模型的计算结果分析可知,就不同地区而言,陕西省各个地区的农业与工业水资源利用效率均存在显著差异。从整体上来看,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分布与我国整体的区域水资源利用效率分布相同,在水资源丰富的地区,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低,在水资源匮乏的地区,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较高;而各地区的工业用水效率普遍较低,且工业水资源利用效率在逐年下降,在各个地区间以能源化工业为主的陕北地区工业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于以发展绿色产业为主的陕南地区。根据普通最小二乘法对水资源利用效率因素的回归分析结果可知,温度、降水量、旱涝保收面积和人均 GDP是影响陕西省农业用水效率的主要因素,其中温度、降水量和人均 GDP与农业用水效率呈正相关关系,旱涝保收面积与农业用水效率呈负相关关系。影响陕西省工业用水效率的主要因素有工业用水水价和科技投入水平,工业用水水价与工业用水效率正相关,科技投入与工业用水效率正相关。
其他文献
  短波频段电磁环境实时监测,为保证短波电磁环境的合理性和有序性提供了重要依据。短波监测解码需要宽带接收机、窄带接收机和解码板三个设备手动配合完成工作,工作人员操作
该文首先根据圣维南方程组和汊点方程组,采用四点隐式差分格工建立了河网区洪水演进水动力学模型;然后研究了水文学调度模型;最后在分析水文学方法和水力学方法各自优缺点的
  本文从解决监测站站址资源紧张的问题着手,在对VHF/UHF无线电监测站与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站多方面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两种站址共建共享具备一定可行性的结论。
柃属(Eurya Thunb.)隶属于山茶科(Theaceae)厚皮香亚科(Ternstroemoideae),共约130余种,为山茶科第二大属,主要分布于亚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及西南太平洋群岛。中国有85种,是常绿阔
该论文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就区域水环境系统管理理论与策略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深入的研究.论文除前言和结论外,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讨论可持续发展一般理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第一篇,沙南油田二叠系梧桐沟组重力流与牵引流沉积及含油性分析.该文将重力流与牵引流的现代研究成果引入古代沉积研究领域,以地球物理测井和三维地震约束反演高新技术为手
该文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淮河流域能量和水分循环实验,对模拟整个淮河流域的蒸散发能力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研究.在实测水面蒸发量无法获得的情况下,过去水文模型中将
南水北调工程是解决北方严重缺水、民众饮水用水难等问题的一项重要水利工程。它分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其中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自河南省淅川县陶岔渠首开始,渠线经过河
  迅速发展的卫星技术带来了巨大的社会价值,但同时,也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隐患。由于卫星通信采用开路广播方式,卫星上转发器极易受到其他发射机的干扰,因此,对卫星干扰源进行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