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浙江地处我国东南沿海,独特的地理位置及社会经济条件,使其历来水运较为发达。近代以降,宁波、温州等地先后开埠。现代交通工具——轮船开始驶入浙江沿海地区,对该区域的经济交流产生了深刻影响。此前,浙江虽位于沿海地区,但由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以及“海禁”政策的掣肘,浙江海运发展受到了一定限制。直至轮船的进入,才使浙江沿海地区有更多对外发展的机会,浙江也向外向型经济转变。沪甬线、温沪线、温甬线、宁波一定海一海门航线和温椒线等航线的开辟,大大增加了浙江沿海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而这些地区间互动的增加,也使得上海对于浙江沿海地区的经济辐射范围更广了,而本地区的经济联动也为上海港进口货物的销售和出口货物的汇集提供了便利。同时,物质资源、人口、资金、信息等经济因素在浙江沿海区域间的流动,使得区域间的经济合作加强。但是,也应观察到浙江沿海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如温州开埠后虽然与宁波产生了竞争,但其腹地依然较小。温州与宁波间社会经济发展的差距仍较为明显。中国被卷入近代化浪潮后,浙江沿海地区的水运近代化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在全国沿海地区具有代表性。近代轮船航运发展迅猛,但并没有完全取代传统交通方式。特别是两者在相互竞争的同时还有相互补充的一面。近代交通体系的重构是一个比想象更为复杂的发展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