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校训认知及影响因素研究——以浙江省高校为例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qgcsw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校训反映了大学的理想和人才培养日标,凝聚了大学的核心价值观,引领着大学全校师生的行为。但目前,大学校训在社会和师生中的认知度不高、感召力不强,这些问题影响了校训功能的发挥。本文旨在探讨大学生校训认知现状,对影响大学生校训认知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并依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关建议。  本文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大学生校训认知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文化认知、心理认知、教育认知三方而探讨大学生对校训的认知状况,同时基于已有研究成果,对影响大学生校训认知的因素归纳为内因和外因,内因包括性别、年级、学科、学校类型、学生政治面貌、独生子女、学习时间与个人兴趣;外因包括校训特征、学校宣传、社会传播。通过描述统计和回归分析等多种方法,得出以下研究结论:  1.大学生校训认知总体水平低,其中,文化认知与教育认知较低,而心理认知较高,表明大学生对校训满意度较高,但是对校训的文化内涵理解力以及践行力度较低。  2.大学生对校训认知在性别、年级、学科、学校类型、学习时间、个人兴趣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在政治面貌、独生子女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对校训的宣传应因人而异。  3.校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传播冈素与校训认知呈显著正相关,通过进一步的回归分析发现,校训文化特色对大学生校训认知影响最为显著,其次是宣传活动。  为提高大学生对校训的认知,首先,校训教育应因人而异;其次,应加大校训文化内涵教育,提高大学生对校训的文化认知,基于“文化特色”对校训认知解释力较强,故校训的制定应体现学校的特色;其次,化训为风,提高大学生对校训的教育认知,基于“宣传活动”对校训认知解释力较强,故学校应举办多种实践活动,让学生真正将校训精神内化为行动指南。
其他文献
龙煤集团七台河分公司龙湖煤矿多年来从引起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心理与环境的角度,对煤矿安全认识规律、安全危机时期和危机管理有效模式进行了不断探索与有益尝试,推行了“三同
学位
不论是知识经济对未来人才的创新素质的诉求,还是追求更为人本教学的理想,都挑战着教师的专业能力,期望他们进行有创见的课程实施。从理论上讲,反思性教学是教师对课程进行慎思和
依法治教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顺应趋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陆续颁布了一系列民办高等教育法律法规,为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本文在深入解读法律文本的基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中唯一一个延续到现在的国家。强大的儒家文化以及令各国羡慕不止一时的社会、经济发展机遇,都使得这个国家从古至今受到世界各国的强烈关注中。
教师职业价值观问题是当前我国教师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但是关于名师的职业价值观的研究,尚未形成专门性、系统性的研究成果。且纵观以往研究,研究视角的单一是一个最大的问
学位
分析±800 kV云广直流换流变压器压器有载分接开关的一起故障,指出该故障是由于换流变压器有载分接开关冷却系统存在设计上的缺陷所致,并在模拟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加装节流阀
仡佬族是贵州17个世居少数民族之一,历史文化悠久灿烂、底蕴深厚、博大精深。仡佬族体育文化是仡佬族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记录了仡佬族历史不断变化的历程,是仡佬族发展史的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等一系列优良传统和作风。 During the long p
研究目的:为了探索HMB与谷氨酰胺联合补充对小鼠有氧运动能力的提高是否明显优于单一补充HMB、谷氨酰胺,进而探求HMB+谷氨酰胺对于小鼠有氧运动能力的提高是否有协同作用,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