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空间杜宾模型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shuca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融作为现代资源配置的核心,在我国的经济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显示,金融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由1978年的1.9%上升到“十二五”时期的5%左右,2013年上海的金融业增加值甚至占到GDP的12.6%,而另一方面,我国的收入分配差距正在不断扩大,根据数字显示从2003年到2012年,全国居民基尼系数在0.47-0.49之间,2008年达到最高的0.491后,之后开始逐步回落,2012年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为0.474,但依然超过0.4的国际警戒线,处于高位水平。而在影响收入不平等的众多因素中,金融市场不完善是收入不平等的一个潜在重要原因,金融发展能否减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一直是政策制定者和研究者关注的问题,而在以往的研究中,大都忽视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空间效应,因此本文尝试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空间视角出发,探讨我国金融发展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关系和动态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文首先利用省际相关数据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空间相关性进行检验,结果显示Moran’I指数大多均通过了5%水平下的显著性检验,且Moran’I指数均为正值,验证了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具有空间相关性的假说。其次,通过模型的选择和检验,我们最终选取空间杜宾模型的随机效应进行分析,模型的结果显示无论是空间滞后模型的rho估计值,还是空间杜宾模型的rho估计值均达到1%的显著性水平,再次验证了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存在空间相关性和溢出性的假设。最后对空间杜宾模型的效应进行分解,实证结果表明:直接效应方面,金融发展规模的系数为正数,但不显著,说明本地区金融发展规模的提高会扩大本地区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金融发展效率和金融发展结构的系数为负,表明本地区金融发展效率的提高和金融发展结构的优化都会缩小本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间接效应方面,金融发展规模、金融发展效率和金融发展结构的系数都为正,表明邻近地区金融发展规模提高、金融发展效率提升和金融发展结构优化都会扩大本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
其他文献
作为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毛泽东形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特别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后期 ,发展于社会主义时期的“对外开放”思想 ,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内容 ,具有重要的理
【摘 要】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阅读教学。学生通过不断的阅读就会掌握阅读的技巧,并且能够理解文章的主旨和内涵,感受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和态度,促进学生能力和认识的提高。  【关键词】 高中英语 阅读教学 合作探究 夯实基础  学习和掌握外语,特别是英语,具有重要意义。在目前的高考试题中,我们不难看出:不论是何种题型的考查都是越来越看重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考查。教
第一部份,作者立足于中央银行,以历史和发展的眼光研究中央银行的职能。 第二部分过渡到特殊分析,界定转型国家中央银行的职能。转型国家由于其经济基础是建立于原有计划经济
本文旨在探讨银行同业组织在监管中的作用等,内容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章“银行业大监管体系”,阐述了一个完整的银行业监管体系,包括以审慎监管为主导,内部控制为基础,同业组织与
全文分为三个部分:(一)投资基金的一般考察。这一部分主要探讨了投资基金的涵义、类型,运行机制以及将投资基金与其他金融工具和金融机构做了一些比较。 (二)我国投资基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