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二叠纪三叠纪转折时期,全球发生显生宙最大的生物灭绝事件,古构造、古生物和古气候等均产生了重大变革。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生物大灭绝与全球变化是地球演化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孙家沟组是华北陆块二叠纪三叠纪转折时期的沉积记录,其沉积环境及其控制因素的研究对于分析华北陆块在这一转折时期古环境的重大变革具有重要意义。华北陆块南部豫西宜阳地区孙家沟组主要是三叠纪早期的陆相沉积地层,出露良好,是研究二叠纪三叠纪转折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二叠纪~三叠纪转折时期,全球发生显生宙最大的生物灭绝事件,古构造、古生物和古气候等均产生了重大变革。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生物大灭绝与全球变化是地球演化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孙家沟组是华北陆块二叠纪~三叠纪转折时期的沉积记录,其沉积环境及其控制因素的研究对于分析华北陆块在这一转折时期古环境的重大变革具有重要意义。华北陆块南部豫西宜阳地区孙家沟组主要是三叠纪早期的陆相沉积地层,出露良好,是研究二叠纪~三叠纪转折时期陆相沉积环境的重要材料。本文综合运用岩石学、矿物学、沉积学、地球化学等方法,对豫西宜阳地区下三叠统孙家沟组的沉积环境及其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出以下认识:(1)豫西宜阳地区孙家沟组下段岩性以细砂岩和粉砂岩为主;上段以碳酸盐岩和泥岩组成的韵律层为主。根据岩石学特征、沉积序列和沉积构造特征,从下部到上部,发育了三角洲相到湖泊相沉积,是一个水体逐渐变浅的沉积环境。(2)根据碎屑锆石确定的最大沉积年龄(YSG),豫西宜阳地区孙家沟组下段底部土黄色中细粒长石石英砂岩最大沉积年龄(YSG)为248±6.9Ma,孙家沟组上段底部紫红色泥岩最大沉积年龄(YSG)为247±6.7Ma,孙家沟组沉积时代应归属于早三叠世;根据碎屑锆石确定的物源区分析,孙家沟组下段主要物源来自华北陆块北部内蒙古隆起和华北陆块的变质基底,次要物源来自北秦岭造山带,上段主要物源转为以北秦岭造山带为主。(3)根据孙家沟组上段薄层碳酸盐岩层岩石薄片、X衍射和碳氧同位素分析,薄层碳酸盐岩层与上覆紫色泥岩层组成的韵律层总体上与湖盆的沉降有关,但其形成过程主要与气候有关,碳酸盐岩层是降雨量突然增大,已沉积的泥岩强烈水解,钙质大量流失并汇聚到湖盆中的结果,碳酸盐岩层上覆的紫色泥岩的原岩是湖盆逐渐变浅造成的。孙家沟组上段由下部到上部碳酸盐岩碳氧同位素的变化,揭示出当时的湖泊环境经历了由相对开放到相对封闭,再到相对开放的演化,孙家沟组上段湖泊环境的产生,以及湖泊环境的演化可能均与北秦岭造山带的隆升有关。(4)根据豫西宜阳地区孙家沟组上段上部由碳酸盐岩和泥岩组成的韵律层中泥岩的元素含量变化,认为它们是水体变浅出露地表时化学风化作用的结果。当降雨量突然增大,这些紫色泥岩的原岩产生强烈的化学风化,伴随着钙质大量流失和铁质富集,流失的钙质,伴随着湖平面的升高,汇聚在湖盆中,形成碳酸盐岩沉积。此后,由于水体变浅,物源供给增加,就在碳酸盐岩层的上部沉积了紫色泥岩的原岩,呈现水体逐渐变浅的沉积序列。
其他文献
经典的蛋白质折叠理论认为蛋白质中一般都不会形成复杂的拓扑结构,但随着计算机模拟技术、NMR以及X-Ray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打结蛋白不断被发现。研究表明打结结构不仅对蛋
21世纪以来,在新时代工业背景下,电力系统调度需要进行实时调度、检测和故障停机等操作,随着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传统的电力系统经济调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我国电力系统智能化和自动化发展方向。传统电力系统调度方法计算压力大,通信要求高等缺点。分布式多智能体之间能够在通信受限和不可靠等情况下完成电力系统的经济调度,并且可以根据邻居智能体信息完成检测和决策等操作,满足电力系统的智能化发展方向。本文基于分布式多
综采工作面作为煤矿井下产尘较多的地点之一,尤其在进行割煤作业工序时,局部作业地点粉尘浓度瞬间高达4000~6000mg/m3,远超过《煤矿安全规程》规定,而大采高综采面因其采煤机滚筒直径大,截割产尘量较普通工作面高,且宽阔的大采高环境使粉尘在工作面的弥散方向及规律更加复杂,导致大采高综采面的粉尘治理一直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难题。本文基于粉尘颗粒运动的基本理论,分析了截割粉尘动力学特性,利用Realiz
目的构建免疫抑制小鼠鲍曼不动杆菌肺部感染模型,分析模型小鼠不同感染阶段炎性指标变化特征及肺部组织病理学特征;进一步检测鲍曼不动杆菌外膜蛋白W(Outer Membrane Protein W,OmpW)在感染小鼠肺组织中的表达特征,探究OmpW在鲍曼不动杆菌所致小鼠肺炎中的可能作用,为进一步明确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机制及新型抗感染药物研发提供实验依据。方法Balb/c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高浓度组和低浓
为了探究不同滴灌带配置模式对滴灌春小麦干物质、水分和氮素的吸收和产量的影响,本试验通过选取两个小麦品种新春22号(水分敏感型)和新春44号(水分不敏感型),设置了3个滴灌带配置(“1管4行”:一条滴灌带两侧各2行,分别记为R1、R2行;“1管6行”:一条滴灌带两侧各3行,分别为R1、R2、R3行;“1管8行”:一条滴灌带两侧各4行,标记为R1、R2、R3、R4行)和3种模式(TR:常规模式;K:宽
随着新旧动能转换的社会需求,低成本、可靠性高等优点的无速度传感器控制技术的应用对节能减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但是,无速度传感器控制技术存在着低速、零速驱动性能差的问题。因此,对感应电机无速度传感器控制算法展开研究,解决其核心技术问题,对感应电机调速系统在工业场合中的广泛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针对动态性能要求不高的场合,采用基于V/F控制的电压矢量控制算法,结合矢量控制的思想综合运
“李约瑟难题”所表达的是对于“近代科学为什么没有在中国产生”的疑问,但单纯的疑问并不足以构成“李约瑟难题”的完整内涵,还应当存在其他的要素。在这些要素的驱使下,李约瑟才发出那样的疑问。因此,“李约瑟难题”应由“从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15世纪之间,中国文明在将人类自然知识应用于人类实际需要的效率方面,要比西方高得多。”以及李约瑟认为的一种中国应当产生近代科学的应然共同构成。这种实然与应然的矛盾冲突便是
早前寒武纪高级变质岩类中孔兹岩系岩石是一套以含富铝矿物为主要特征的高温-超高温变泥质岩石系列,对其成因机制和变质演化过程的认识能够对前寒武纪陆陆碰撞等地质演化过程提供更深层次的理解。早元古代高级变质岩类在华北克拉通内广泛分布,华北中部造山带是华北克拉通内部的主要的古元古碰撞造山带之一,其北段的怀安地体出露大量基性麻粒岩、泥质麻粒岩以及TTG片麻岩。该区处于多个前寒武纪地质单元的交界处,该区高级变质
肼(H2NNH2)和水合肼(H2NNH2·H2O)广泛应用于精细化工领域,在其生产和应用过程中难免会有大量的含肼废液需要处理,以达到环保要求。另外,安全有效的储存和释放氢气在未来仍然是一
一直以来,粉尘问题都严重困扰着煤矿行业,无论是井工煤矿还是露天煤矿,都遭受着粉尘的危害。弥漫的粉尘给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影响,粉尘随风扩散,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随着国家对职业健康和环保的重视,粉尘治理成了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化学抑尘技术是粉尘防治的重要手段,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目前市面常见的化学抑尘剂存在一定弊端。本文针对抑尘作业的两种主要方式:控制尘源防止扬尘和喷雾降尘,以天然有机高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