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园能耗监管系统设计与实现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xi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球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能源问题成为各国政府普遍关注的焦点。尤其是中国,几乎所有能源人均都不及世界的一半。能源危机一直是我国高度重视的问题,党和国家不断号召全社会广泛开展节能减排宣传活动,提高全民资源节约意识和忧患意识。高校集教学、科研、生活于一体,人口密度高,建筑量大,更是能源消耗的大户。通过建设能耗监测系统实现对全校的能源消耗、监测、计量、呈现进行全方位的监管,分析节能空间、减少用能浪费、开展节能降耗,为进一步提高学校的资源使用效能和管理水平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和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文以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数字化校园建筑节能监管系统建设为案例,研究了高校校园能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建设和校园内实现节能控制管理的过程,介绍了高校校园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的背景及意义,系统的组成与架构,重点研究了校园供暖现场分时分温节能系统设计及气候补偿器的选择使用。该系统充分利用校园原有网络通信平台,实现了对校园内分部门、按照使用性质的适时能耗基础型数据的采集传输,并对供暖系统内的热力平衡、压力平衡等进行了控制。基于学校中心机房构建了一个高度共享、可靠性强的能源管理监测数据库便于网络资源的统一调度,满足学校各部门的能耗管理和独立核算。该系统可实现水电暖消耗实时监测、跑冒滴漏水报警提示、基本能耗数据采集;用电按照照明插座、空调、动力及特殊用电等使用性质分类计量;根据室外温度的变化进行气候补偿,自动控制采暖供水温度,室外温度达到设定值,停止供暖,每天可分六个时段,按不同建筑类型和功能设定温度供暖,实现全方位的能耗监测和能耗管理,方便能耗数据采集、统计、分析,为节能决策提供数据支持。该系统以校园网为基础,综合“数字校园”地理信息系统、能源监控系统、校园路灯管理信息系统、校园供暖节能监控系统、地下管网监控系统、配电室低压配电监测系统等6大子系统,实现各子系统间、校园网络间的数据共享,完成整个校园网络、校务系统信息的交互管理。实现与学校现有系统和表具对接;实现与数字校园数据中心对接,实现组织结构与人员信息的同步;实现与一卡通管理系统对接;实现与第三方系统对接,如太阳能集热监控系统等。实现数据采集、在线监控、图表分析、公示评价、能源审计、数据上报、能耗指标分析、建筑档案、自动监控等功能。同时,建立系统日志,记录保存系统任何的访问和数据操作;预留软件接口,以实现与其它管理信息系统的软件对接和数据交换。
其他文献
2018年12月,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正式取消了养老机构设立许可。该举措既是深化“放管服”改革的要求,也是促进社会资本进入、
全球化促使双赢式的非零和博弈原则越来越成为主流,随着公共卫生问题的重视和健康城市理念的推广,城市之间基于技术、管理、政策等方面的合作交流不断增加。而全球可持续发展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上下众志成城,大家都在为防控疫情作出自己的贡献。为提升大学生在疫情防控期间及返校后的战"疫"能力,从新冠肺炎流行病学、临床医学、社会治理等
<正>BAT是人们对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这三家中国最大互联网公司的合称,由三家公司名称的首字母组成。BAT不是金融科技公司,但在金融服务领域,这三家公司对其旗下的百度金融
值班律师制度作为我国法律援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诸如定位不清晰、服务质量不高、流于形式等问题,没有达到值班律师制度设立的应有之意。相关部门应给予
老旧小区有机更新不仅是一项关系到百姓的安居乐业和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惠民工程,更是一项提升城市市容面貌和管理水平的惠政工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经济迅速发展,老旧小
文章结合高校科研平台的职能性质、工作定位及服务对象,从管理能力与工作精神、仪器培训与操作技能、仪器维修与保养经验及创新开发与科学研究等方面准确论述了现代高校科研
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推进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更多新的
<正> 自今年四月份以来,广州各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部门即组织有关曹操评价的讨论,目前,讨论已逐渐深入,由对曹操的评价进一步接触到东汉社会性质和黄巾起义的作用等问题。四月间华南师范学院史政系师生举行了两次座谈会,就曹操的屯田与锄豪强的历史作用、曹操在建安文学高潮中的作用等等广泛开展了讨论,并在系刊“东风”上出版“曹操问题讨论专辑”。中山大学历史系于五月间举行了两次关于曹操评价问题的讨论会,该系教授戴裔煊应
中国传统插花艺术是在书法、绘画、诗词歌赋、戏曲等传统文化艺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把诗词歌赋、乐曲的韵律感融入插花中,并刻意追求诗情画意般的艺术境界。日本与我国在插